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治疗级电离用于短脉冲高剂量率X射线的快速测量。方法利用内插法测量某电子加速器装置所致脉冲X射线半值层,估算其等效能量;采用治疗级电离和热释光测量方法,对比设备周围同一方向不同距离处相同数量脉冲辐射的累积剂量;分析电离剂量仪测量结果与源距离之间的关系,对比不同频率下同一位置相同数量脉冲辐射的累积剂量。结果工作状态下,距设备外壁1~12 m累计接收100个脉冲辐射,热释光测得空气比释动能范围0.08~9.65 mGy,电离剂量仪所测范围0.08~9.85 mGy,两者相差在10%以内;距设备正前方2 m处,不同频率(1~10 Hz)下,电离剂量仪所测100个脉冲所致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实验所涉加速器装置的剂量率和脉冲频率范围内,治疗级电离剂量仪可用于短脉冲X射线辐射剂量的快速测量。

  • 标签: 短脉冲X射线 高剂量率 空气比释动能 治疗级电离室剂量仪 热释光剂量计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实验人员培训管理的工作实践经验,从员工培训策划、组织实施以及有效性评价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确保实验培训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保障措施与考核机制。

  • 标签: 培训 计划 有效性评价
  • 简介:摘要: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保证食品检测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的基本要求。在当前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背景下,做好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势在必行。本研究从质量控制图、比对测试、标准物质、回收率试验、检测能力验证等方面就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以加深对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的了解,为实践操作提供有益指导。

  • 标签: 食品检测 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 检测实验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于我院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 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 25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 SAS及 SD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 SAS及 SDS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及 SD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2%( 8/25),其中其中感染 3例,占比 12%( 3/25),出血 5例,占比 20%( 5/2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 1/25),其中无感染发生,出血 1例,占比 4%( 1/2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結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 ;乳腺癌 ;手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乳腺癌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肿瘤,尽管男性中也可发生乳腺癌,但研究显示 [1],乳腺癌患者中近 99%为女性,男性的比例不到 1%。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现在多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中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但由于患者手术部位特殊,患者术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且术后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2],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被大量临床数据证实并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为提升我院乳腺癌手术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探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手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于我院并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共 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根据随机原则,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25例,年龄范围 40-60岁,平均年龄 46.7±3.2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 25例,年龄范围 40-60岁,平均年龄 46.5±3.1岁,采用整体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 ;②在纳入研究前一个月未进行过其它干预。     1.1.2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包括免疫缺陷,肝肾严重损害的患者 ;②依从性差的患者。     1.1.3 退出标准    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再继续进行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常规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出院的健康教育等。①采用推车准备好备用物品,包括被褥,听诊器,消毒液等 ;②进入病房时所有护理人员保持微笑,向病房内所有患者问好,仔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对于病情异常的,应及时报备给主治医生 ;③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对于忘服漏服的患者,应督促其按时按量服药 ;④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积极帮助患者洗漱及更换衣服,保持病房内气流顺畅。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全部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前一天核对患者名字,科室,年龄等基本信息,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出现焦虑、紧张的患者进行心理开导,以以往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 ;②术中护理:增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仪器的挪动,所有进行手术的器械均需进行严格的灭菌消毒,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利用保护器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 ;③术后护理:术后每日定期查房,密切监测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食谱,保证每天有充足的营养物质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物质的过量摄入,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     1.3 评价指标    ①采用 SAS及 SDS评估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 [3];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指标包括感染、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计量资料以描述,进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 n)、占比( %)描述,进行 X2检验。     2 结果     2.1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 SAS及 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 SAS及 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为 35.23±2.19, SDS评分为 35.67±1.98,对照组患者 SAS评分为 49.78±3.11, SDS评分为 48.45±3.34,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 SAS及 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比    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4%( 1/25),其中,感染 0例,出血 1例,占比 4%( 1/25)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2%( 8/25),其中感染 3例,占比 12%( 3/25),出血 5例,占比 20%( 5/2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中年女性高发的一种肿瘤,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由于手术部位为隐私部位,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且术后的并发症也会显著增加。与常规护理模式不同的是,本次研究基于术前、手术过程、术后三个过程,分别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进行护理,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大大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了患者的预后。乳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恶性肿瘤,在妇女中的发病率总体较高,而且患者 hau也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最有效与最常用方式,手术虽然能够有效解决乳腺癌,但是同时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一些损伤,患者在术后必须通过积极而科学的恢复才能够彻底痊愈。作为临床妇科一种难治性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包括家族疾病史、基因缺陷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 [3]。临床目前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主要采取保乳术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症,抑制癌细胞的进一步转移,并且可最大程度保留残余的组织器官 [4]。而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做好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临床以往在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时,仅注重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忽视了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延续护理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5]。在患者出院以后,通过定期进行随访,可对其心理变化及恢复情况进行及时了解,纠正其不利于病情恢复的行为及习惯 ;通过加强心理指导,可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术后身体的变化,加快病情 恢复 ;通过微信群或 QQ群等网络随访,以及家庭随访的方式,可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鼓励,从而加快术后恢复。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乳腺癌进行早期筛查力度的不断加大,相关领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在不断地延长 [6]。然而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及生理问题,对其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在术后稳定期阶段,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延续性的护理干预,对于保持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7]。    近年来,现代化临床护理学模式不断转变并广泛普及,乳腺癌疾病的治疗已经不再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主要目标,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努力帮助患者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广大乳腺癌患者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不仅需要得到合理的优质性护理干预,同时在治疗结束出院后也同样需要接受有效的延续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 [8]。以往临床为乳腺癌患者在术后所提供的传统护理模式,仅仅是出院前进行统一模式的简单指导,在门诊复查的时候进行简单口头教育,受到时间、空间、财力、人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往往不能够令人满意 [9]。随着目前智能手机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性普及、微信诸多通讯工具被人们所接受,基于微信平台对乳腺癌患者在術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具有经济、方便、快捷等几大优点,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护理模式,并得到临床乃至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1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PAD)临床特征及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国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1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 920例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15例,女1 005例;年龄为(63±16)岁。1 920例患者中,228例合并PAD,1 692例未合并PAD。观察指标:(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2)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及术后情况。(3)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合并PAD和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直径分类(<8 mm、8~12 mm、>12 mm),结石长径,结石数目(单发、多发)分别为(69±12)岁,(23.3±3.0)kg/m2,16例,(14±4)mm,11、95、122例,(12±4)mm,89、139例和(62±16)岁,(23.8±2.8)kg/m2,67例,(12±4)mm,159、892、641例,(10±4)mm,817、875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5、2.45,χ²=4.54,t=-4.92,Z=4.66,t=-7.31,χ²=6.90,P<0.05)。(2)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及术后情况。合并PAD和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球囊扩张长径,术中出血,出血处理(黏膜下注射、止血夹、喷雾止血、电凝止血、其他),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机械碎石,取净结石,困难插管,延迟插管,>5 次插管尝试,插管时间,X射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0.0(8.5~12.0)mm,56例,6、5、43、1、1例,52例,177例,67例,201例,74例,38例,74例,(7.4±3.1)min,(6±3)min,(46±19)min和9.0(8.0~11.0)mm,243例,35、14、109、73、12例,230例,1 457例,167例,1 565例,395例,171例,395例,(6.6±2.9)min,(6±5)min,(41±17)min,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31,χ²=15.90、26.02、13.61、11.40、71.51、5.12、9.04、8.92、9.04,t=-3.89、2.67、-3.61,P<0.05)。(3)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红素>30 μmol/L、结石数目>1个、合并PAD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31,1.48,1.44,95%可信区间为1.06~1.61,1.20~1.84,1.06~1.95,P<0.05)。进一步分析,1 920例行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中,469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 451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7.271%(81/469)和8.132%(118/1 45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1.86,P<0.05);1 692例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中,395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 297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7.722%(70/395)和8.250%(107/1 29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29.00,P<0.05);228例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中,74例发生困难插管和154例未发生困难插管患者PEP发生率分别为14.865%(11/74)和7.143%(11/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42,P>0.05)。结论与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比较,合并PAD患者老年比例更高、BMI更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更高、结石长径更大、结石数目更多。PAD增加胆总管结石患者的ERCP插管难度及机械碎石比例,并降低取净结石比例,但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总胆红素>30 μmol/L、结石数目>1个、合并PAD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壶腹周围憩室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困难插管 并发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