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妊娠合并心脏对母婴安全危害,已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指导自我监测。方法对我院分娩的30例妊娠心脏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结果妊娠合并心脏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小于胎龄儿和围产儿死亡率均可增高。结论为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及时诊断治疗病情,护理是关键。

  • 标签: 妊娠心脏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双眼糖尿视网膜病变(DR)程度的不对称性探讨近视与DR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根据糖尿早期治疗研究(ETDRS)标准,将抚顺糖尿视网膜病变队列研究的患者进行DR与糖尿性黄斑水肿(DME)分级。DR分级包括无DR、轻度非增殖性DR(NPDR)、中度NPDR、重度NPDR与增殖性DR(PDR)。纳入双眼DR程度至少相差1级(314例,628眼)或仅单眼DME(74例,148眼)的患者共388例(776眼)。近视与高度近视分别定义为等效球镜度(SE)<-1 D与<-5 D。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较好眼与较差眼间SE的差异,采用McNemar配对检验比较较好眼与较差眼间近视及高度近视比例的差异。结果:388例患者年龄(60.6±8.5)岁,其中男147例(37.9%)。双眼DR程度大多数相差1级(297例,76.5%)。较好眼的SE较对侧眼偏负[(-0.22±2.24)D与(0.00±1.95)D,t=3.01,P=0.003],较好眼高度近视比例高于对侧眼(4.4%与2.1%,χ2=6.23,P=0.01)。按较好眼DR程度分组后,NPDR患者较好眼的SE较对侧眼偏负[(-0.37±2.76)D与(0.14±1.89)D,t=2.57,P=0.01],高度近视比例高于对侧眼(7.8%与1.1%,χ2=6.00,P=0.01)。无DR患者以及DME患者中,较好眼与较差眼间各屈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利用双眼DR程度的不对称性,证实了高度近视与DR的负相关关系。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近视 高度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的26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展开探究。结果:经实施规范化治疗、预防感染、控制感染、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各项干预措施之后,26例患儿的病情均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窒息及死亡发生。结论:采用科学有效的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并发症风险,为患儿的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儿童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感染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糖尿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该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入院治疗的糖尿肾病患者60例,这60例患者均符合糖尿肾病诊断标准,对这60例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患者中,年龄<50岁为10例,50~60岁之间为37例,>60岁13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A组、B组、C组,每组20例患者,将A组进行中药治疗,B组进行西药治疗,C组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通过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比较,这3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性别上均有可比性。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疗效及各项指标。结果60例糖尿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现,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好转,但各項指标及症状有所不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4例(20.0%)有效为7例(35.0%),总有效率为55.0%。而B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为6例(30.0%),有效为6例(30.0%),总有效率为60.0%。C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8例(40.0%),有效为8例(40.0%),总有效率为80.0%。中西医治疗中尿蛋白排泄状况与血糖值趋于稳定。结论通过对接收糖尿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后得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肾病有很好疗效。而不良反应暂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技术 糖尿病肾病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