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查阅近年来国内骨折相关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对我国骨折诊断、分型、分期及治疗等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并结合多年来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加强临床医生对骨折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功能性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的解剖结构来改善鼻通气功能,同步改善外的面部表情及美观功能的手术技术。本文围绕"外伤畸形"这一专病,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阐述了功能性整形术的各种要点,详细叙述了骨折眶筛骨折、鼻中隔骨折和偏曲、外伤后畸形和瓣区畸形5种疾病,同时介绍了在行功能性整形术前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评估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imics软件对颌面部CT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瓣区并测量其重要参数,以期为阀功能不良的定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颌面部三维CT检查的无鼻部疾病汉族黄种人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20~80岁,<50岁者占50%。重建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瓣区并测量以下参数:瓣区与平面夹角(θINV-B)、单侧瓣区面积(AINV-R、AINV-L)、瓣区总面积(AINV)、单侧瓣区高度(HINV-R、HINV-L)、单侧瓣角(αINV-R、αINV-L)以及瓣角之和(αINV)。比较本研究所定位瓣区的总面积与既往采用测量平面(垂直硬腭平面与垂直平面)所得。分析不同侧别、性别、年龄及种族分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SPSS 26及GraphPad Prism 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制图。结果本研究所定位瓣区的总面积为(214.87±52.94)mm²,较既往CT测量方法中所采用的垂直硬腭平面[(254.97±47.80)mm²]及垂直平面[(226.07±57.36)mm²]上所得偏小。本研究测得的瓣区静态参数如下:θINV-B为(82.07±7.06)°,AINV-R为(112.66±31.39)mm²、AINV-L为(102.21±27.14)mm²,AINV为(214.87±52.94)mm²,HINV-R为(24.87±4.62)mm、HINV-L为(24.35±4.86)mm,αINV-R为(20.48±2.99)°、αINV-L为(19.65±3.82)°、αINV为(40.13±6.24)°。右侧较左侧瓣区面积偏大(t=2.33,P<0.05);男性的单侧瓣区高度和右侧、左侧瓣区面积,以及瓣区总面积较女性偏大(t值分别为5.77、3.21、2.91及3.52,P值均<0.01);<50岁人群的瓣区总面积较≥50岁人群的偏大(t=2.83,P<0.01);汉族黄种人的瓣区与平面夹角不同于白种人(t=2.92,P<0.01),瓣角较白种人偏大(Z=-6.92,P<0.01),而单侧瓣区高度较白种人偏小(Z=-3.89,P<0.01)。结论本研究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对汉族黄种人瓣区进行定位及参数测量所测得的瓣区总面积小于既往CT测量方法所得,不同性别、年龄组及种族的瓣区参数存在差异。

  • 标签: 成像,三维 鼻瓣区 性别 年龄 种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的个体化钛网在修复上颌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因上颌良恶性肿瘤行上颌部分或全部切除、或严重复合性外伤后的获得性上颌缺损的患者共14例,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16~51岁。其中鳞状细胞癌2例;良性肿瘤7例,包括血管瘤1例、纤维异常增殖症3例、囊肿2例和巨细胞瘤1例;复合性上颌外伤5例。根据术前薄层CT扫描数据,通过计算机建模数据传送至3D打印机,分别打印出原始状态和重塑后的上颌树脂模型。在患者的原始模型上,术前模拟肿瘤切除和上颌重建,在重塑的模型上塑形钛网,使其能恰当重建缺损的结构。术中将预制好的钛网植入缺损区域,将软组织瓣复位,分层缝合,术后局部加压包扎。术后通过临床和CT检查,评价患者颌面部外形、鼻腔功能及并发症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肿瘤病例均能在术前3D打印模型预测的范围内完整切除病灶,与外伤病例在清创后植入钛网一样,无需于术中再次对钛网进行塑形和修剪,钛网可完整覆盖缺损的面,周边贴合紧密,钛钉固定顺利,植入钛网坚固稳定。术后随访6~20个月,患者对面部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可塑形钛网应用于上颌缺损的修复,能精确恢复上颌性结构对于软组织的支撑,恢复面部形态及功能。

  • 标签: 3D打印 钛网 上颌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