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激光操作架和应用镜鞘行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东方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128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128例均行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除术(THuLEP),其中66例采用激光操作架直视推拨剜除前列腺(LC-THuLEP组),62例应用镜鞘钝性撬拨剜除前列腺(THuLEP组)。LC-THuLEP组和THuLEP组的年龄分别为(71.00±8.72)岁和(70.32±7.80)岁,前列腺体积分别为(74.80±40.88)ml和(73.14±36.31)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分别为(4.67±4.99)ng/ml和(4.89±4.59)ng/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为(19.48±5.30)分和(18.50±5.05)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分别为(4.17 ± 0.78)分和(4.18± 0.67)分,最大尿流率(Qmax)分别为(9.82± 2.58)ml/s和(9.98± 2.91)ml/s,残余尿量(PVR)分别为(60.20±39.19)ml和(61.11±52.83)ml,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评分(IIEF-5)分别为(5.58±4.50)分和(5.60±4.16)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THuLEP组在精阜前方0.5 cm处Ω形切开前列腺尿道黏膜,显露前列腺包膜后,回退光纤至激光操作架内,应用激光操作架于前列腺增生腺体和前列腺外科包膜层面直视下推拨腺体,并沿包膜层面扩展,如遇到出血点或前列腺粘连索带则伸出光纤予凝固或激光切断,最终将前列腺整体剜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剜除组织重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以及两组术后1、3、6个月的IPSS、QOL评分、Qmax、PVR,术后6个月的IIEF-5评分、并发症。结果LC-THuLEP组和THuLEP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1.85±25.68)min和(80.65±29.64)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6.42±9.89)g/L和(9.47±10.79)g/L,剜除组织重量分别为(56.73±31.21)g和(48.11±24.50)g,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分别为(14.73±2.71)h和(16.06±2.71)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4.41±1.92)d和(4.31±1.6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THuLEP组术后1、3、6个月的IPSS分别为(6.52±2.46)分、(5.83±2.43)分、(5.30±2.49)分,QOL评分分别为(2.36±0.85)分、(2.27±1.02)分、(1.98±0.77)分,Qmax分别为(22.89±2.41)ml/s、(23.61±2.62)ml/s、(23.83±3.53)ml/s。THuLEP组术后1、3、6个月的IPSS分别为(7.60±1.89)分、(6.86±1.81)分、(6.44±1.78)分,QOL评分分别为(2.68±0.67)分、(2.74±1.01)分、(2.35±0.68)分,Qmax分别为(21.31±2.52)ml/s、(22.13±2.51)ml/s、(22.11±2.49)ml/s。除术后6个月Qmax外,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THuLEP组术后1、3、6个月的PVR分别为(15.95±12.31)ml、(14.83±12.19)ml、(13.67±15.03)ml,THuLEP组分别为(21.89±21.14)ml、(20.03±21.51)ml、(19.69±21.19)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均未发生膀胱损伤,无严重出血,无术后出血需要输血或二次手术病例。LC-THuLEP组和THuLEP组术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6.1%(4/66)和19.4%(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术后3个月[4.5%(3/66)与6.5%(4/62)]及6个月[1.5%(1/66)与(2/62,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睾炎[3.0%(2/66)与1.6%(1/62)]、尿道狭窄[1.5%(1/66)与3.2%(2/62)]、膀胱颈挛缩[1.5%(1/66)与3.2%(2/62)]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列腺铥激光剜除术中应用激光操作架直视推拨,与应用镜鞘钝性撬拨相比,疗效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激光
  • 简介:摘 要:《无人机飞行原理》课程是无人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对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意义重大。本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广泛,重点、难点较多。以讲授为主课堂效果不佳。本课题提出了“空难分析”教学和“软件模拟仿真”教学。精彩的空难视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飞行原理知识点和航空空难故事原因相结合,这样的结合,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吸引力,非常完美地将枯燥无味飞行原理知识情境化,故事化,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模拟仿真软件里学生可以操作飞机的起落架、油门、襟翼、副翼进行飞行。理解飞机的受力情况和飞行原理。

  • 标签: 空难分析法 软件模拟仿真法 飞行原理
  • 简介:摘要:人们对更加美好生存环境的需求,更完善的环境保护规范要求市政污水处理水平的提高和更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是继活性污泥处理技术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另一种被广泛运用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对常用的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的阐述,分析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了解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进而推动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更好的应用在环境治理领域。

  • 标签: 市政污水处理 生物膜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膜处理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膜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膜技术处理不在仅仅局限于应用于小型的水厂开始向大规模化方向发展。膜技术处理后的水质向更安全的方向发展。膜处理技术除去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去除率越来越高,人体所需的有益离子更多的被保留在水中,同时,膜处理技术越来越向环保方向发展。

  • 标签: 膜法水处理技术 生活污水 深度处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标准化的矢量分析观察和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混合散光和远视散光的精准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FS-LASIK矫正散光的患者41例(62眼),其中混合散光组21例(30眼),远视散光组20例(32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对术眼进行视力、验光、裂隙灯显微镜、眼压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采用标准化的散光矢量分析和报告屈光手术散光结果的国际标准图表对手术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等效球镜度(SE)、目标散光矢量(TIA)、手术引起的散光矢量(SIA)、误差的幅度(ME)、误差角度的绝对值(|AE|)、差异矢量的绝对值(|DV|)、矫正指数(CI)、成功指数(IOS)等指标。组间ME、|AE|、|DV|、CI、IOS和SE差异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组间不同时间点|AE|、|DV|、ME、SE之间差异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时,混合散光组的|AE|和SE小于远视散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43;Z=-2.77,P=0.006);混合散光组的ME为负值,CI值大于1,远视散光组的ME为正值,CI值小于1,组间ME和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3,P<0.001;Z=-4.28,P<0.001);组间|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散光组术后6个月内各时间点|A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V|、ME、SE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98,P=0.001;H=10.54,P=0.014;H=10.90,P=0.012)。远视散光组术后6个月内各时间点|AE|、|DV|、M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11,P=0.018)。结论:术后6个月内,FS-LASIK矫正混合散光的精准性优于远视散光,矫正远视散光的稳定性优于混合散光,矫正混合散光时有过矫倾向,矫正远视散光时有欠矫倾向。

  • 标签: 散光 远视 矢量分析 准分子激光 飞秒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三步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标本纳入时间范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1月,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分组。其中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为参照组(46例),采用三步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4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三步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可以有效为患者清除结石,减轻对患者的创伤,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三步法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纳米碳混悬液作图与无染料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淋巴结检出数目及腋窝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经新辅助治疗后拟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6例,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纳米碳作图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使用术前24 h皮下注射纳米碳后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与不使用染料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两种方法,统计两组患者腋窝淋巴结检出数目及腋窝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情况。结果纳米碳作图组腋窝淋巴结检出数目及微小淋巴结检出数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腋窝淋巴结数目:(19.3±6.2)枚与(14.9±6.7)枚,P=0.007;腋窝微小淋巴结数目:2.0(0.5,3.0)枚与0(0,1.0)枚,Z=-4.328,P<0.001]。结论纳米碳混悬液作图可以增加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淋巴结检出数目,同时对一些不易发现的腋窝微小淋巴结的检出也具有优势。

  • 标签: 乳腺癌 纳米碳混悬液 腋窝淋巴结清扫 微小淋巴结 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