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院外自我管理中采用延伸性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接治的9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使用常规护理,第二组使用延伸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每组患者47例。结果:(1)第一组和第二组SDSCA得分分别为19.62±4.67(分)、29.57±3.72(分),两组有差异,(p

  • 标签: 延伸性护理干预 糖尿病患者 院外自我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治疗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4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和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加快患者伤口的愈合,降低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醉苏醒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麻醉苏醒护理与保温护理,观察两组应激指标、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2分、3分评分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0分、1分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较对照组均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可显著消除应激反应,缓解苏醒期躁动。

  • 标签: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麻 应激指标 苏醒期躁动评分
  • 简介:摘要:睡眠是人的重要生理现象,睡眠的好坏不仅关乎着身体内部器官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根据目前的调查显示,现在的人们多多少少都会有睡眠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睡眠问题频出。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的影响,心情的影响以及压力的影响等等。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人们也是越来越注重睡眠质量,本文就主要对疗养员的睡眠情况进行探析,进而研究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的睡眠影响。

  • 标签: 睡眠 疗养员 景观疗养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不断升级,在儿童的护理中逐渐呈现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家长的参与,使儿童的护理能够充分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儿科中应用这种新型护理模式对儿科的医学临床工作有着深远意义。本文将从这种新型护理模式的概念出发探析其在儿科的应用现状。

  • 标签: 新型护理 患儿恢复 家庭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应用AI辅助教学技术在外科护理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开封大学医学部 2020 级两个班共103名大专生为教学对象,A班为观察组,采用AI辅助式沉浸教学模式;B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完毕后,分别对两班学生进行理论测试和问卷调查,对比考试成绩及授课满意度。结果:A班的平均理论成绩为87.5+2.8分高于B班的81.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班的学生对授课形式满意率达到97.5%,高于B班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I教学在外科护理教育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和积极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学教育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20~2021年收治的2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并对两组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根据不同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不选择任何安全护理,对照组选择安全护理。每组101例,两组在一般资料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为35%,对照组为10%(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床旁血滤(CRRT)治疗护理方法对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12日~2020年7月11日收治的42例重症患者进行CRRT治疗护理研究,电脑随机分组,参照组(CRRT常规护理)与观察组(CRRT安全护理),每组各21例重症患者,观察患者满意指数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参照组重症患者满意12例(57.14%),低于观察组重症患者满意18例(85.71%),P<0.05;护理后,参照组重症患者风险事件4例(19.04%),高于观察组重症患者风险事件0例(0.00%),P<0.05。结论:重症患者接受CRRT安全护理,可以显著优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减少漏血等风险事件发生,应用安全性高。

  • 标签: CRRT安全护理 连续性床旁血滤(CRRT) 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于其中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范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探究对象为我院门诊急诊输液时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82例,以输液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探究组,各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择常规护理,探究组患者行急诊急救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加以比较。结果:探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病情缓解率分别为97.56%、92.68%,均远远超过了对照组的满意度及缓解率(P<0.05)。结论:面对门诊急诊输液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的状况,急诊急救护理模式的展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发展。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门急诊输液 患者 突发病情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终末期肾衰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早期护理干预,组间比较血栓、感染、穿刺点出血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的并发血栓、感染、穿刺点出血和假性动脉瘤分别是1、1、0和4例,对照组分别是8、4、3、12例,早期护理干预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X2=18.433;P=0.000)。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文] 早期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 作者: 何丽 朱晓萍 邱昌翠 王欣 王倩 方梅 卢群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6-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15期
  • 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72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护理部 202157,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崇明分院护理部 202157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72,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07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中的问题,在行动中不断规范ICU护士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护理实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行肠内营养治疗的367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分为3组:护理流程实践前129例(2019年10—12月)为对照组,行动研究第1轮循环117例(2020年1—3月)为行动1组,第2轮循环121例(2020年4—6月)为行动2组。通过小组访谈法识别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订和改进ICU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流程。比较3组腹泻发生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得分,采访护士的护理体验。结果行动1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严重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动2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行动1组,持续时间少于行动1组,严重程度得分低于行动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士小组访谈提炼的主题有"萌发的科研兴趣""解决临床问题的喜悦""临床工作的受益"。结论行动研究下的ICU预防和管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流程可降低腹泻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提高腹泻护理质量,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激发护士科研兴趣。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肠内营养 腹泻 行动研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益护理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对行穿支皮瓣修复术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诊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行穿支皮瓣修复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均采用精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卧床时间及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皮瓣愈合时间[分别为(3.1±0.5)d、(12.5±1.8)d、(8.2±1.4)d、(16.9± 3.2)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6±0.6)d、(15.8±2.6)d、(10.6±1.9)d、(19.6±3.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不同时点及组间出院后优良率[分别为48.33%、75.00%、93.3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00%、63.33%、81.67%](Wald χ2组别=6.321,Wald χ2时点=84.142,P组别=0.012,P时点 < 0.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HAMA、HAMD评分随时间变化而降低,但研究组术后1周、2周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2,P=0.114)。结论穿支皮瓣修复术围手术期中精益护理结合人文关怀理念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整体护理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对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手部软组织缺损 穿支皮瓣 精益护理 人文关怀理念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