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激发次数和图像空间采样重建算法(image reconstruction using image-space sampling, IRIS)对颅底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multi-shot echo planar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MS-EPI DWI)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49例,年龄(42.00±19.3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常规单激发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single-shot echo planar imaging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SS-EPI DWI)序列和基于IRIS的MS-EPI DWI序列(激发次数分别为8、6、4、2)。测量计算两侧小脑和脑干脑桥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两位观察者采用五分评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位观察者评分的一致性。使用Friedman检验MS-EPI DWI序列不同激发次数ADC、SNR、CNR及主观评分与SS-EPI DWI序列的差异性。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后续多重比较并对P值做Bonferroni校正。结果两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795、0.871、0.782、0.880、0.847)。MS-EPI DWI序列不同激发次数间比较,两侧小脑AD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S-EPI DWI序列相比,当激发次数为8时,MS-EPI DWI序列左脑桥脑干处ADC小于SS-EPI DWI序列(P<0.05);当激发次数为4、2时两侧脑桥脑干ADC小于SS-EPI DWI序列(P<0.05);当激发次数为8、6、2时,MS-EPI DWI序列两侧小脑和脑桥脑干SNR、CNR及主观评分均大于SS-EPI DWI序列;其中当激发次数为6时,左侧小脑和脑桥脑干SNR、CNR和右侧小脑SNR、CNR,右侧脑桥脑干SNR及主观评分较SS-EPI DW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S-EPI DWI序列相比,基于IRIS的MS-EPI DWI序列具有SNR较高、几何畸变小等优势。对于颅底部成像,临床推荐使用MS-EPI DWI序列激发次数为6次。

  • 标签: 颅底 扩散加权成像 空间采样的图像重建 磁共振成像 激发次数 多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APTw)成像和脂肪定量测量(mDIXON-Quant)技术评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基因表达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的患者资料,其中Her-2表达阳性组11例,Her-2表达阴性组15例,术前行3.0 T 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APTw和mDIXON-Quant,扫描后经后处理获得APTw序列的APT图以及mDIXON-Quant序列的横向弛豫率(R2*)、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图。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例的APT、R2*和FF值,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检验2名观察者对两组病例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病例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评估EC Her-2基因表达的效能进行评价,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相对应的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良好(ICC>0.75)。Her-2表达阳性组的APT、R2*和FF值分别为2.850% (2.300%,2.900%)、(17.102±2.333) Hz和1.629%±1.086%,Her-2表达阴性组的上述参数值分别为2.313%±0.415%、(15.134±1.854) Hz和1.476%±1.131%,Her-2表达阳性组的APT、R2*值大于Her-2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R2*值评估EC Her-2基因表达的AUC分别为0.755、0.739,截断值分别为2.475%和16.503 Hz,敏感度分别为72.7%和63.6%,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6.7%。结论APTw及mDixon-Quant技术有半定量评估EC Her-2基因表达的潜力,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磁共振成像 酰胺质子加权 脂肪定量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纹理分析鉴别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上腹部1.5 T MRI (Signa HDXT,GE healthcare)检查且病理证实为HCC (52例)和ICC (28例)的患者资料。重建DTI图像,生成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两位观察者(分别具有2年和8年影像诊断经验)勾画肿瘤所有层面的ROI,使用AK (artificial intelligent kit,GE Healthcare)软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一致性,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诊断模型。DeLong检验比较单一参数与联合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两观察者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0.75)。HCC组ADC信号强度图的最大值、平均值、方差、标准差及熵小于ICC组;能量、峰度及相关性大于ICC组(P<0.05)。HCC组FA信号强度图的最大值、方差、标准差及长游程优势小于ICC组;相关性及短游程优势大于ICC组(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个参数中,ADC-相关性鉴别HCC与ICC的效能最高,AUC为0.856,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2.1%。当ADC-能量、FA-最大值、FA-短游程优势3个参数联合或者ADC-能量、ADC-相关性、FA-最大值、FA-短游程优势4个参数联合时均可获得最佳诊断效能,AUC值为0.877,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84.6%。Delong检验显示联合诊断与多个参数相比较效能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基于DTI的纹理分析可以提供多个参数鉴别诊断HCC与ICC。

  • 标签: 肝细胞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扩散张量成像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APTw)成像联合T2 mapping序列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术前风险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其中G1级10例,G2级11例,G3级6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APTw、T2 mapping。根据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侵袭程度等因素,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其中高风险组10例,低风险组17例。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病灶APTw序列的APT值,T2 mapping序列的T2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2名观察者对各参数值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根据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与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对高、低风险组EC鉴别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采用Logistic回归计算APTw联合T2 mapping鉴别高低风险组EC的AUC。采用Delong检验比较AUC间的差异性。结果2名观察者测量两组病灶各参数的一致性均很好(ICC>0.75)。高风险组的APT值(2.825%±0.432%)大于低风险组(2.238%±0.314%),高风险组的T2值[(77.234±7.722) ms]小于低风险组[(85.870±13.016) 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084、2.164,P<0.01、0.040)。APT值、T2值以及两者联合诊断高风险EC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1、70.0%、94.1%,0.674、90.0%、52.9%,0.900、80.0%、88.2%。APTw、T2 mapping与联合的AUC之间比较,P值分别为0.2315、0.2292、0.0279。结论APT值、T2值可有效定量评估EC术前风险,两者联合评估的效能明显提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酰胺质子转移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T2 mappi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操作者调动眼位的方法,对虹膜不完整及虹膜存在其他视觉标志物的非常态虹膜结构患者采用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进行眼底检查的方法。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采用操作者调动眼位的方法,对2020年3月27日—8月1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欧堡超广角眼底成像术的29例(29眼)非常态虹膜结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其中虹膜小梁切除术后患者8例(8眼),虹膜根切激光术后患者10例(10眼),眼底玻璃体切割术行Ando孔患者7例(7眼),虹膜色素痣患者4例(4眼)。结果:调整患者眼位,使虹膜再造结构的孔窗方向处于检查面的一侧,而瞳孔位于检查面的主体后,纳入研究的29例(29眼)非常态虹膜结构患者均能够顺利采集到眼底影像,且全部4种疾病的眼底采集的图像范围可达的平均象限数为2.93,达到近似于广角的范围(60°~100°眼底范围),基本可以满足临床眼底检查的需要。结论:采用操作者调动眼位的方法可以对非常态虹膜结构患者进行超广角眼底检查,且获得的眼底图像范围要高于普通眼底检查,扩大了超广角眼底检查的适应证范围。

  • 标签: 非常态虹膜结构 超广角眼底成像技术 眼底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 AF)对腰椎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招募32例受检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45.28±14.11)岁。行3.0 T MR结合敏感度编码(sensitivity encoding, SENSE)以及CS的腰椎矢状位T1WI、T2WI和轴位T2WI序列扫描,采用的AF分别为无加速、SENSE AF=2、CS AF=2、3、4、5。两观察者在矢状位T1WI、T2WI和轴位T2WI划定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 SI)和噪声强度(standard deviation, SD),并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对图像质量进行五分法主观评分。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Kappa检验分析两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对各序列不同组间图像的SNR、CNR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两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ICC:0.878~0.997,Kappa:0.763~0.948)。单因素ANOVA检验矢状位T1WI、T2WI、轴位T2WI不同AF间SNR、CNR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结果:当CS=4时,矢状位T1WI椎体和间盘的SNR、矢状位T2WI椎体和间盘的SNR、CNR和主观评分较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S=3时,轴位T2WI椎体SNR较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RI扫描时间随着AF的增加逐渐降低,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临床推荐AF分别以3、3、2行腰椎矢状位T1WI、T2WI和轴位T2WI序列扫描。

  • 标签: 腰椎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二维 运动伪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初探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和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mide proton transfer weighted, APTw)成像鉴别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行3.0 T MRI检查的CKD患者病例资料共21例(女6例,男15例),所有患者均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医师依据CKD临床实践指南确诊;同时收集24例健康志愿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将所有原始图像导入ISP工作站,生成伪彩图。由两名影像科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从肾的上极、中部、下极各选择一个层面并于皮质和髓质中分别放置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面积约10~20 mm2,避开肾窦、大血管及肾周组织。测量所得皮髓质T1值与APT值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进行观察者间测量结果一致性检验;根据数据正态分布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间参数值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指数得到相对应的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值。结果两位观察者间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ICC>0.75)。CKD组双肾皮质T1值和皮质APT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左肾皮质T1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887,敏感度66.7%,特异度100.0%;左肾皮质APT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966,敏感度95.2%,特异度95.8%;右肾皮质T1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960,敏感度76.2%,特异度100.0%;右肾皮质APT值鉴别CKD的AUC值为0.921,敏感度85.7%,特异度91.7%。结论T1 mapping与APTw成像可无创有效鉴别CKD,基于二者的定量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单侧肾脏各自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有望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肾病 T1 mapping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