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与护理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第2、4、6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四肢骨折 心理护理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以是否在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n=50)、对照组(n=50)。组间对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比对照组的14%低,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前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架治疗骨创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8例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话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采用两组方式对骨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93%,并发症发病率为28.1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并发症发病率为4.6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P值均<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对骨创伤患者治疗时采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方式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研究。

  • 标签: 外固定架 骨创伤 有效性 安全性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痔疮套扎术配合积极护理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院抽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给予常规组传统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进行内镜下痔疮套扎术配合积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 在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上,干预组较常规组优(P

  • 标签: 内镜下痔疮套扎术 积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膝关节损伤手术患者为对象,探讨分析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设置为2020.1-2021.2,选取该阶段在本院确诊膝关节损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并实施干预,对照组50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术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干预结局。结果:干预前3月后,观察组康复优良率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发生后,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需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其康复效果,减轻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常规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 康复优良率 疼痛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72例脑外伤患者为观察样本展开分析,按治疗方案迥异分组,记对比组、研究组(均n=36),前者于不同时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后者于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早期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4.44%明显较对比组的77.78%更高(P<0.05)。研究组感染、癫痫以及切口疝等并发症总发生率2.78%明显较对比组的16.67%更低(P<0.05)。结论:同期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

  • 标签: 脑外伤 脑室腹腔分流术 早期颅骨修补术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昼夜节律对全身麻醉中使用丙泊酚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接受胆囊炎、阑尾炎、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A组白天组(900-1800);B1组夜间1组(2100-000);B2夜间2组(000-300)。三组采用相同的诱导方案,术中以目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闭环反馈靶控输3μg/mL丙泊酚,靶控输注(TCI)4ng/mL瑞芬太尼直至手术结束。观察三组患者入室后5min(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BIS值。记录麻醉期间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用总量。结果B2组麻醉前后BIS值明显低于A组,P<0.05。同一麻醉深度,B2组所需丙泊酚用量要低于A组。结论夜间手术的全身麻醉中,所需丙泊酚剂量要低于白天,应进行减量。

  • 标签: 丙泊酚 麻醉 昼夜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中,应用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患者接收时段介于2020年8月-2021年10月,对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开展规范分组操作,对照组23例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27例给予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高达26.08%,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预后情况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和对照组展开比较(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并发症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冲击波治疗仪与低频电治疗仪用于肩周炎与腱鞘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在我院所收肩周炎与腱鞘炎患者中随机挑选出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41例。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分析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治疗后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分析组患者有效率、治疗后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治疗仪治疗肩周炎与腱鞘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远优于冲击波治疗仪治疗的效果,且患者治疗安全性较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冲击波治疗仪 低频电治疗仪 肩周炎 腱鞘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冲击波治疗仪与低频电治疗仪用于肩周炎与腱鞘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在我院所收肩周炎与腱鞘炎患者中随机挑选出 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 41例。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低频电治疗仪治疗分析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治疗后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分析组患者有效率、治疗后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治疗仪治疗肩周炎与腱鞘炎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远优于冲击波治疗仪治疗的效果,且患者治疗安全性较高,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冲击波治疗仪 低频电治疗仪 肩周炎 腱鞘炎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