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李何林,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家,中国现代文学博士生导师。1904年1月31日,李何林出生于安徽霍邱县一个平民家庭,因家庭贫困,11岁才入私塾读书,学名李延寿。1916年进霍邱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第一,靠奖学金和校长资助读了两年。1919年,适逢"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之时,李何林考入阜阳师范学校。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新青年》、《新潮》、《小说月报》等新书刊,同时接受了"科学、民主和唯物史观"新思想。

  • 标签: 李何林 鲁迅研究专家 高等小学 新书刊 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 简介:王富仁教授生前撰有总题“学识·史识·胆识”的系列论文,已经发表的如下:《学识·史识·胆识(其一):胡适与学衡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8期。《胡适与五四新文化——学识·史识·胆识(二)》,《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学识·史识·胆识(其三):胡适与“胡适派”》,《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学识·史识·胆识(其四):鲁迅与顾颉刚》,共44节,其中第1—7节,改题《鲁迅与顾顿刚(一)》,《华夏文化论坛》第13辑;第8—15节,改题《鲁迅与顾颉刚(二)》,《华夏文化论坛》第14辑;第16—21节,改题《鲁迅与顾颉刚(三)》,《华夏文化论坛》第15辑;第22—29节,改题《鲁迅与顾颉刚(四)》,《华夏文化论坛》第16辑。今年3月底,本刊向王富仁教授约稿,先生慨然允诺将《学识·史识·胆识(其四):鲁迅与顾颉刚》未发表的第30—44节交付本刊发表。谁曾想,此文未及刊出,先生于5月2日病逝。为此,本刊经先生长子王肇磊先生确认,将分二期刊出先生这篇遗稿,以资纪念。

  • 标签: 顾颉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鲁迅 胆识 史识 学识
  • 简介:迄今为止主要有三个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个性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49年之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那时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品还主要停留在个性研究的层面上,彼此之间没有统一的联系,构不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但这个学科却不是通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联系在一起的,而是由国家领导机关通过政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它构成的是国家社会事业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自身的组织,是通过科学(学术)研究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开始发展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是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樊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新性表现在:无“我”、无“理”,而有“道”(整体性),体现了科学研究(学术)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总体特征。

  • 标签: 樊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