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研究展开时间是2019年3月到2020年11月,将此阶段在本医院接受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共计76例,依照抽签结果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引流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引流时间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均更低,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晚期肺癌胸腔积液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可使其引流时间缩短,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积液 并发症 胸腔穿刺置管引流 综合护理干预 晚期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加强热疗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强热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热疗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中晚期恶性肿瘤 加强热疗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化护理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收的晚期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化护理措施,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2周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化护理 晚期肿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病门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23年1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156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治疗认知配合度、生活能力、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认知配合度指标、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96.15%、患者满意度97.72%均高于对照组83.33%、84.6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结核病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用药依从性,加深认知深度,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结核病 门诊 生活能力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方法选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达的分组方式,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有30例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儿进行治疗,对照实施常规治疗方案与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针对性护理对腹泻的患儿进行治疗,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全面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临床意义十分明显,可临床推广应用与借鉴。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护理 小儿腹泻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肺复苏后患者使用急诊护理干预并观察其康复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紧急抢救的心肺复苏治疗患者52例,观察开始于2022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根据患者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率对照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有差异。(2)实验组和对照组复苏成功率对照中,实验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心肺复苏患者使用急诊护理干预后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心肺复苏 康复 急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明确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效果,分析其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护理中可以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择于2021年8月到2023年8月收治的62名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抽签法将病人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包含31人,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命名。利用不同急救护理方法展开对两组的急诊护理,对照组使用传统急救护理,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救护理后,收集各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肺功能指标中,观察组整体上较为优异;在生活质量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提升疾病的控制水平,促进病人恢复,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流程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都明显更高,生活质量更好,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并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脑卒中 循证护理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提高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5年8月治疗的实施青光眼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意愿划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不同护理措施实施后随访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定期复查依从率以及视力无下降、眼压正常、视野无继续受损、眼底无继发性变化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遵医行为以及治疗依从性。

  • 标签: 护理干预 青光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实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明显减轻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消除心理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客观上增强治疗依从性。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 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 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前,两组 SF-36 评分、自我效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073 、 1.152 , P > 0.05 );干预后,两组患者 SF-36 评分、自我效能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509 、 5.525 , P < 0.05 )。结论: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老年白内障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在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后确认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更高,(P<0.05);通过SF-36量表评估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乙肝 综合护理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晚期癌症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晚期癌症患者纳入研究,将入选患者以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关怀;护理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终关怀 晚期癌症患者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长时间 CO2气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方法:将 2013年 7月 ~2013年 12月 80例妇科机器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中调节气腹压力、术后 6 h 膝胸卧位、早期床上运动及功能康复操的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 CO2气腹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肩痛、膈下疼痛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 CO2气腹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排气、排便,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CO2气腹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长时间CO2气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将2013年7月~2013年12月80例妇科机器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中调节气腹压力、术后6h膝胸卧位、早期床上运动及功能康复操的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CO2气腹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肩痛、膈下疼痛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CO2气腹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排气、排便,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CO2气腹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治疗中患者生活质量与疲乏度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疲乏度改善情况,采用疲乏量表与癌症患者生活治疗测定表进行测量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之前的生活质量与疲乏度情况没有显著差异,进行护理干预5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疲乏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治疗中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疲乏度情况,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使用与推广.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肺癌化疗;生活质量;疲乏度改善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9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江苏省妊娠期妇女的孕周-血压曲线和各百分位数对应的血压值,研究各孕期血压<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的孕妇,最终发生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前瞻性妊娠期纵向队列,于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招募早孕期(11~13周+6)单胎妊娠妇女,并于中孕期(19~23周+6)、晚孕期(30~33周+6)、近预产期(35~38周+6)进行随访。妊娠相关信息录入Viewpoint 6.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采用标准血压测量方法现场测量血压。使用最小均方误差(LMS)函数拟合孕周-血压曲线,并计算每个随访时间点的各百分位数对应的血压。采用logistic回归法计算血压≥第95百分位数(P95)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发生率的OR值。结果最终3 728例单胎妊娠妇女纳入本研究,包括正常妊娠孕妇3 490例(93.62%,3 490/3 728),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孕妇238例(6.38%,238/3 728)。孕周-血压曲线显示,与早孕期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在中孕期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均在2 mmHg以内;而在同一孕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P95与第50百分位数(P50)比较上升幅度较大,分别增加14、11、11 mmHg左右。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早孕期收缩压≥P95的孕妇为收缩压<P95者的4.36倍(95%CI为2.99~6.35),早孕期舒张压≥P95的孕妇为<P95者的5.22倍(95%CI为3.65~7.46),早孕期平均动脉压≥P95的孕妇为<P95者的5.14倍(95%CI为3.61~7.32);接近预产期时,相应的发病风险分别为16.76、27.45和27.31倍。不同孕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每增加1 mmHg,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相应增加,早孕期分别升高24%(OR =1.24,95%CI为1.15~1.33)、44%(OR=1.44,95%CI为1.31~1.59)、47%(OR=1.47,95%CI为1.33~1.61);中孕期与早孕期相似;晚孕期的发病风险进一步升高;接近预产期时,舒张压或平均动脉压每升高1 mmHg,可使发病风险增加100%以上,收缩压每升高1 mmHg,发病风险增加58%。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预测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相似,且预测效能均不佳。结论建立孕期的血压百分位数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高风险孕妇的识别;孕期血压≥血压值的P95但未达到140/90 mmHg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与血压<P95者相比已显著增加。

  • 标签: 妊娠 血压 高血压,妊娠性 先兆子痫 参考值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胎儿颈部透明层(NT)厚度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妊娠早期胎儿NT厚度测量的单胎孕妇,共4 958例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进行妊娠早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妊娠早期血清学筛查、妊娠中期超声筛查及对新生儿出生后28 d的体格检查。根据妊娠早期超声筛查的结果,分为胎儿NT增厚(≥3.0 mm)者167例与NT厚度正常者4 791例;将胎儿NT增厚的孕妇,分为胎儿单纯NT增厚者86例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者81例。分析不同NT厚度胎儿的预后,并重点对单纯NT增厚与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妊娠早期超声筛查发现胎儿结构异常或血清学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经绒毛穿刺取样术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以明确产前诊断。结果(1)胎儿NT厚度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共4 791例孕妇,包括胎儿NT厚度正常且无结构异常者4 726例,其中妊娠中期及产后新诊断结构异常83例,4 688例活产;胎儿NT厚度正常但结构异常的孕妇65例,其中61例孕妇终止妊娠,4例活产。(2)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妊娠结局:86例孕妇中,66例(76.7%,66/86)行CMA检测,3例胎儿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除7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外,余79例行妊娠中期超声检查、新生儿出生后28 d体格检查、新生儿电话随访至6~21个月均未发现发育异常。(3)胎儿NT增厚合并结构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81例孕妇中,73例(90.1%,73/81)行CMA检测,其中32例的胎儿为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0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妊娠中期自然流产,9例活产。(4)NT增厚是否合并结构异常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及预后比较:单纯NT增厚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为3.5%(3/86),合并结构异常者为39.5%(32/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P<0.01);胎儿单纯NT增厚孕妇的健康新生儿存活率为91.9%(79/86),合并结构异常者为9.9%(8/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P<0.01)。结论妊娠早期,超声筛查胎儿NT及结构,能提高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率。单纯NT增厚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较低,新生儿健康存活率较高。

  • 标签: 妊娠初期 颈部透明带检查 超声检查,产前 非整倍性 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