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支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初步判断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变情况,以TPS系统设计,定制携带125I粒子的食道覆膜支架.于透视监视下经口腔置入.结果食道支架全部一次性置入成功,术后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复查支架及125I粒子无移位及脱落,术后1个月复查CT可见食管及周围病变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支架置入明显改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饮食困难,并且能有效控制并且进展,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关键词食管癌;125I粒子;支架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6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闭合伤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选择53例腹部闭合伤患者进行诊治,单一脏器损伤41例,多脏器损伤12例;采用影像学和腹部穿刺法进行检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49例,死亡4例,治愈率92.5%。结论腹部闭合伤患者要提高诊断率,正确评估伤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提高腹部闭合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腹部损伤 闭合性损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资料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症状减轻时间、清醒时间、肢体正常活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醒脑静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值得选择。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醒脑静 辅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电力企业的发展,政工管理则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本文中,将就电力企业政工管理问题以及模式的创新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电力企业 政工管理 问题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及其影响因素现状,分析HbA1c控制与其慢性合并症、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T2DM现患病例353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自我管理信息、治疗方案、合并症及并发症信息、血糖、HbA1c值等。结论目前T2DM患者的HbA1c达标率低,HbA1c控制与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有关,提示应通过加强个性化的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尤其加强血糖、HbA1c监测力度及饮食和运动管理。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达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隆鼻术的临床手术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方法对2009年我院进行的34例隆鼻手术进行回顾与分析,主要针对并发症和产生的原因,并对并发症进行诊断治疗。结果总共34例隆鼻术中,29例满意,基本满意3例,排斥反应取出假体1例,假体偏斜、二期手术1例。结论在隆鼻术使用的假体中,硅胶假体是广泛应用的理想假体,假体的精心雕刻,术前定位准确,正确分离和置入可使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隆鼻术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电力企业也随之迅猛的发展了起来。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够保障人们用电的安全。本文所介绍的是110kV变电站全站失压故障的情况,并对故障进行查找与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所谓的全站失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因故障而导致变电站各电压等级母线电压(不包括站用电)为零。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采用不同的运行方式--使用两台变压器,一台作为内部供电,一台作为外部用供电,以此方法来减小变电站运行风险,笔者提出了一些预防的对策,以供业界参考。

  • 标签: 变电站 全站失压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4年2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插管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两组患儿中心静脉压、心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出更适合婴幼儿麻醉的插管方式。结果给予喉罩麻醉的患儿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气管插管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相比气管插管麻醉,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婴幼儿麻醉。

  • 标签: 喉罩 气管插管 婴幼儿麻醉
  • 简介: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41-01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63例(DF组),非糖尿病足100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B、SBP、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长期控制血糖及调节血压、血脂、FIB的失衡,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足 糖尿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实训教学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当前的机电专业教学中,实训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机电专业当前的实训教学现状,并探讨了中职教育机电专业实验实训体系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 标签: 中职教育机电专业实训教学
  • 简介:摘要大量高等级公路的修建,沥青混凝土以其优良的工程性能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本文阐述了高等级公路由以往的建设为主,发展成为建设与养护并重的新模式,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高等级公路 破损原因 预防性养护 养护技术
  • 简介:摘要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各种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继电保护 性能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神经吻合术在面瘫中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22例应用面神经吻合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在经整形后,效果良好,患者感到满意。结论在无法及时进行面神经吻合术时,可在神经断伤后的一周吻合面神经,且要尽量争取在神经断伤后的2月内修补。

  • 标签: 面瘫 整形
  • 简介: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6-02摘要目的探讨“7点”血糖监测法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方法及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临床确诊并保有完整病例资料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于每次复诊或来院时在院内进行血糖测量,记录血糖值[研究组75例患者要求在来院前3d自行于家中进行每日的血糖监测,并做好详细记录,带来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用药调整和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再调整性指导。结果两组在干预前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各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好转,但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较干预前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体质量(BMI)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干预前减少量比对照组更多,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7点”监测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动态的血糖监测并指导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的调整,更具有适用性和个体性,有助于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使血糖、BMI和HbAlc改善水平更好,在患者出院初期该方法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分泌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n=50)。2组均采取膳食疗法治疗,观察组另采取奥利司他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为(84.11±20.12)kg、BMI为(26.54±5.11),对照组体质量为(93.19±21.16)kg、BMI为(30.54±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肥胖症 膳食疗法 奥利司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毛发移植术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2012年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进行移植毛囊均成功,成活率较高。结论毛发移植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较为良好。

  • 标签: 毛发移植术 应用
  • 简介:对伊克巴尔的"非我"哲学的研究,有助于引导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整个伊斯兰哲学传统如何与现代化对接,遭遇现代思想时如何进行适度转化,如何在现代社会尽量杜绝世俗化的影响,保持传统的神圣性与完整性。

  • 标签: 伊克巴尔 非我 穆斯林乌玛
  • 简介:德国传统刑法理论将安乐死区分为积极安乐死、间接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三种情形。其中,间接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并不构成刑事犯罪,但积极安乐死原则上依据德国刑法第216条受嘱托杀人罪或者第212条故意杀人罪受到处罚。然而,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二刑事审判庭在其2010年的判决中对这种传统见解提出了挑战。该判决主张在医事领域放弃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的区分,转而认为但凡构成“中断治疗”的安乐死都属于合法行为。第二刑事审判庭的这种立场转变有其内在原因,也与德国近年来特殊的立法背景相关。其虽然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未解的难题。我国对之借鉴应当慎重。

  • 标签: 安乐死 中断治疗 自主决定 受嘱托杀人 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