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启东市1972~2016年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病例作生存分析,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启东市癌症登记报告系统中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66 386例登记资料,以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追踪生存结局,按性别、年龄别、肿瘤部位别和诊治医院级别进行分析。结果启东市1972~2016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恶性肿瘤共计66 386例,占同期全人群恶性肿瘤病例的56.66%。老年人恶性肿瘤5、10年观察生存(OSR)分别为14.52%及9.53%,相对生存(RSR)分别为19.76及18.92,其中男性5年RSR为16.98%、女性为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83,P<0.001)。男性和女性的5年RSR,分别从1972~1976年的7.53%和15.83%,提高到2012-2016年的28.06%和39.01%。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及8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5年RSR分别为22.84%、20.53%、17.74%、18.30%、18.02%及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27,P<0.001)。前10位主要恶性肿瘤中,5年相对生存(RSR)较好的为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结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及胃癌,较差的为肝癌、食管癌、肺癌及胰腺癌。2002~2016年与1972~1986年比较,5年RSR绝对值提高较多的为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膀胱癌,其次为胃癌、恶性淋巴瘤、肝癌、食管癌、肺癌,未见提高的为胰腺癌。区乡级、县级市、地市级(三甲)及省部级(三甲)医院诊治患者的5年RSR分别为13.97%、23.71%、26.12%和2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93,P<0.001)。此45年间,5年观察生存(OSR)的恶性肿瘤生存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3.88%(t=6.75,P<0.001),5年RSR的AAPC为3.69%(t=7.44,P=0.001);其中男性5年RSR的AAPC为3.91%(t=9.66,P<0.001),女性AAPC为3.42%(t=6.08,P=0.001)。各年龄组5年RSR的AAPC值:60~64岁为4.08%,65~69岁为4.18%,70~74岁为3.91%,75~79岁为3.12%,80~84岁为3.81%,85岁及以上为0.51%;除85岁及以上外(P=0.615),其余各年龄组的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恶性肿瘤已成为启东当地的主要恶性肿瘤负担,且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差异。45年来老年人恶性肿瘤的总体生存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年人恶性肿瘤生存的提高可能与诊治水平及诊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关。

  • 标签: 肿瘤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972—2016年江苏省启东市人群胰腺癌生存变化趋势,为胰腺癌患者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972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启东市肿瘤登记处4 341例胰腺癌的登记资料,随访截止于2021年12月31日。采用SURV(3.01)软件计算1、3、5年观察生存(OSR)和相对生存(RSR),采用Hakulinen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统计检验。采用国际癌症生存标准年龄结构计算年龄标化相对生存(ARSR),采用Joinpoint(4.7.0.0)软件分析生存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胰腺癌1、3、5年OSR分别为13.82%、5.87%、4.70%,RSR分别为14.50%、6.80%、6.02%,1、3、5年RSR从1972—1976年的11.76%、4.84%、3.29%升至2012—2016年的18.80%、7.39%、6.49%,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59.84,P<0.001)。其中男性1、3、5年RSR分别为14.31%、6.40%、5.82%,女性为14.74%、7.28%、6.26%,男女R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8,P=0.463)。45~54岁组、55~64岁组、65~74岁组和≥75岁组的5年RSR分别为8.14%、6.74%、4.69%、5.24%,生存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2,P=0.012)。胰腺癌1、3、5年ARSR分别为14.67%、6.84%、6.04%,其中男性分别为14.36%、6.42%、5.79%,女性分别为15.25%、7.55%、6.47%。时间趋势分析结果显示,1972—2016年1年ARSR的APC为0.91%(t=1.94,P=0.094),3年ARSR的APC为-0.22%(t=-0.30,P=0.774),5年ARSR的APC为-0.77%(t=-0.95,P=0.374),其中男性5年ARSR的APC为-1.50%(t=-1.31,P=0.232),女性5年ARSR的APC为1.11%(t=0.37,P=0.722),9个时期(以5年为1个时期)男性、女性ARSR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45~54岁、55~64岁、65~74岁及≥75岁年龄组5年RSR的APC分别为2.46%(t=0.57,P=0.588)、3.16%(t=0.87,P=0.413)、0.95%(t=0.26,P=0.805)及-2.56%(t=-2.61,P=0.035),除≥75岁年龄组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龄组的上升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启东市1972—2016年间的胰腺癌总体生存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需要引进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

  • 标签: 胰腺肿瘤 生存率 趋势分析 启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血浆高迁移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水平进行检测,研究HMGB1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HFMD重症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100例(普通型组),重症50例(重症组)。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HMGB1的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V71型HFMD患儿急性期HMGB1水平[(13 700±3 036)pg/mL]较对照组[(10 116±2 435) pg/mL]明显升高(t=5.913,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HMGB1[(10 658±2 349) pg/mL]水平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5,P>0.05)。重症组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MGB1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8.3 mmol/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HMGB1≥13 110 pg/mL水平为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当HMGB1为13 110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2.0%。结论WBC>15×109/L、血糖>8.3 mmol/L、HMGB1≥13 110 pg/mL水平均为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HMGB1水平与EV71型HFMD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手足口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血浆高迁移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水平进行检测,研究HMGB1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HFMD重症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100例(普通型组),重症50例(重症组)。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HMGB1的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V71型HFMD患儿急性期HMGB1水平[(13 700±3 036)pg/mL]较对照组[(10 116±2 435) pg/mL]明显升高(t=5.913,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HMGB1[(10 658±2 349) pg/mL]水平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5,P>0.05)。重症组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MGB1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8.3 mmol/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HMGB1≥13 110 pg/mL水平为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当HMGB1为13 110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2.0%。结论WBC>15×109/L、血糖>8.3 mmol/L、HMGB1≥13 110 pg/mL水平均为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HMGB1水平与EV71型HFMD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手足口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3例,观察组在控制饮食、降血糖、运动治疗等综合方案的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活血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和中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均减少,观察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65.8±21.8)ug/min,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60.3%、57.1%,中远期疗效稳定,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远期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益气养阴活血法 综合方案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排泄率 中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