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重要奠基人与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与王国维、蔡元培同处于19、20世纪之交中西古今文化撞击交汇的历史交叉点上,处于中国美学、文论与文化由古典向现代拓进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梯之上。但是,由于社会的政治的种种复杂因素,也由于梁启超本人的极大复杂性,长期以来,梁启超美学与文论的研究相对滞后,其整体面貌及其相关的特点、价值、局限、启思等方面问题未能得到全面的清理。本组文章中,王元骧《梁启超“趣味说”的理论构架和现实意义》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理论“趣味说”进行了集中探讨,尤其是就“趣味说”的反功利主义倾向和抵御物化、异化的现实意义作了阐发。聂振斌《梁启超的“美文”研究及其开创意义》以梁启超独创的“美文”范畴及其相关研究为对象,揭示了梁启超以美与情感为核心的中国古典韵文和古代诗人研究的贡献与意义。杜书瀛《梁启超:中国现代文艺学的起点》主要探讨总结了梁启超在中国文艺学的学术对象、思维结构(方式、方法等)、理论命题及学术语码、哲学基础与价值取向等方面所作出的拓展与新创。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局限》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尤其是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独特性予以了探讨,并就其贡献与局限两方面研讨了给予今天的启示。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将梁启超的美学思想定位为人生论美学,对其整体面貌、理论特征、学术贡献、精神启思等方面作了相对系统的梳理概括,尤其强调了梁启超以“趣味主义”和“生活的艺术化”为核心的人生美学精神及其开放融合、坚守民族立场、面对现实提问的方法原则的影响与意义。本组文章有微观有宏观,涉及了梁启超美学与文�

  • 标签: “趣味” 梁启超 构架 中国现代美学 反功利主义 美育思想
  • 简介:本文就以往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直观论、纯认识论和教条主义倾向作了简略的评论,并认为造成这些倾向的思想根源从哲学上来看,是由于一方面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混同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仅仅是在总结现实主义文学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认识论文艺观"而未能深入发掘它的"人学"內涵。另一方面,由于不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动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也不理解任何理论的真理性都是相对的,它只有借助一定的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才能转化为其体的真理。

  • 标签: 直观论 纯认识论 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