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实践同一性凸显为一种特殊的"显规则""潜规则"的争论,这一争论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相关。从道德哲学的视角看,争论主要集中为中国社会应该是"礼俗型"社会,还是"法理型"社会或是"礼俗-法理型"或"法理-礼俗型"社会,论者分别从传统现代关系的不同视角上阐述各自的价值立场,理由各异,莫衷一是。不同于道德哲学或法哲学的价值先行,用一种社会学的"危机-反应"模式,以应用伦理的方式思考这一问题,同时,借用涂尔干在思考自杀问题上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将当前中国社会实践同一性问题归纳为"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反常"三种类型,其所对应的伦理问题分别是德福相配的问题、正义善的问题和幸福观的问题。由此可以具体地研究和解决问题,价值选择的依据是实践的需要,而不是各种价值间的先验比较。应用伦理的方式或许是思考实践同一性问题的第三条道路。

  • 标签: 文化多元 实践同一性 道德哲学视角 应用伦理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