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其功能障碍会导致呼吸衰竭,与死亡风险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有明显的相关性。最新的机械通气策略指出膈肌保护与肺保护同样重要,提出了肺和膈肌一体化保护概念,因此膈肌的实时动态监测手段变得尤为重要。床旁超声因其无创、便携、快速、简单、耐受性良好的特点,成为了一种很有前景的实时监测膈肌功能的工具。目前,床旁超声监测膈肌功能已经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中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综述床旁超声评估呼吸系统疾病膈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床旁超声评估脓毒症患者膈肌的形态与功能改变。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进行横断面研究,以确诊脓毒症7 d内且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5分的患者为脓毒症组(31例),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38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床旁超声测得膈肌形态指标(平静呼气末厚度、最大吸气末厚度)及功能指标(膈肌增厚率、平静呼吸移动度及深呼吸移动度)。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1)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膈肌形态指标:①两组平静呼气末膈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为0.21(0.18~0.23)cm,对照组为0.19(0.16~0.20)cm,Z=-1.739,P=0.082];②两组最大吸气末膈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为(0.27±0.84)cm,对照组为(0.29±0.77)cm,t=1.344,P=0.183];(3)膈肌功能指标:①脓毒症组膈肌增厚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脓毒症组为24%(16%~56%),对照组为61%(37%~82%),Z=-3.076,P=0.002];②脓毒症组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脓毒症组为(1.25±0.38)cm,对照组为(1.65±0.82)cm,t=2.687,P=0.009];③脓毒症组深呼吸膈肌移动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脓毒症组为2.79(1.80~4.16)cm,对照组为3.77(2.92~5.05)cm,Z=-2.231,P=0.026]。结论脓毒症(SOFA评分≤5分)患者7 d内已出现膈肌功能障碍,此时形态未见改变,提示脓毒症患者膈肌功能障碍早于萎缩发生。床旁超声可有效评估膈肌形态及功能。

  • 标签: 脓毒症 床旁超声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成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观察发现当患者病情进展为脓毒症时,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的同时病死率也明显升高。因此,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病情评估、预测预后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有较多生物标志物或评分标准,因其各自不同的缺陷,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发现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指标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着相关性。本综述总结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医师对脓毒症患者病情有更好的认识,帮助临床医师及时完善诊疗方案,从而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脓毒症 死亡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据统计高达25%~30%,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原因的首位。研究证实,内皮细胞作为脓毒症众多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疾病的进展。脓毒症时失控的炎症反应破坏了内皮细胞的生理性凝血调节机制,甚至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本文综述了脓毒症时受损的内皮细胞对凝血调节机制的影响,旨在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从而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脓毒症 内皮功能障碍 凝血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