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耳炎患者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原因,并分析乳突再根治手术的注意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9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5例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详细病史、影像学资料、听力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术腔和听力恢复等情况。结果35例乳突术后不干耳患者全部行术前颞骨CT检查及纯音测听检查。34例患者(97.1%)本次手术行开放式乳突再根治术+鼓室成形术,1例(2.9%)行完壁式乳突再根治术+鼓室成形术,30例(85.7%)行耳甲腔成形术。术中发现所有患者前次手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突术腔开放不完全、病灶清除不彻底。有25例(71.4%)存在胆脂瘤复发,26例(74.3%)存在面神经嵴偏高。病变残留或复发位置主要位于上鼓室或上鼓室前腔、后鼓室、镫骨底板周围、圆窗膜或圆窗龛周围、中鼓室、鼓窦或鼓窦入口、面后气房、迷路周围气房等部位。所有3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干耳,未再复发。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主要原因为:耳甲腔未成形,乳突术腔与外耳道口未形成合适的比例;前次手术为避免手术并发症,重要部位解剖暴露不充分,导致隐匿部位的胆脂瘤残留。乳突再根治手术应首选开放术式,轮廓化乳突形成碟形术腔,彻底清理隐匿部位的病变,磨低面神经嵴。

  • 标签: 乳突根治术 修正手术 中耳炎 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式和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患者术后听力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开放式或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88例患者,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龄12~68岁,术后平均随访12.3个月。88例患者中行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开放式组)42例,行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完壁式组)46例。其中开放术式在临床实践中行以下改进:(1)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包括病变局限但属于硬化型乳突、鼓窦狭小的病例;(2)手术中严格形成碟形术腔,保留适当的面神经嵴高度;(3)术后避免乳突腔的清理,有效缩窄术腔;(4)气化型乳突转移颞肌瓣缩小术腔。观察患者术后干耳情况以及术腔大小,记录并比较二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的平均纯音听阈(average pure tone threshold,PTA)及各个频率的阈值变化,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放式组患者术后乳突腔缩窄明显,外耳道宽度接近完壁式组。开放式组与完壁式组术后PTA较术前分别降低11.4 dB和10.4 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0,P=0.770);术后骨导平均值较术前分别降低1.8 dB和1.9 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6,P=0.940);术后平均气骨导差较术前分别缩短9.6 dB和8.4 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0,P=0.712)。完壁式对于1 000 Hz听力的提高程度略好于开放式,其余各频率听力提高程度开放式均略好于完壁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通过对适应证的调整和一系列术中、术后操作的改进,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与完壁术式相同的术后听力改善效果。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乳突 听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