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与维护领域的现存问题以及应对策略。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设备老化、故障率提高、维护成本增加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关键策略,包括预防性维护、定期检查、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以及培训维护人员。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制造企业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 标签: 机械制造设备 管理与维护 预防性维护 监测技术 生产效率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铸造企业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与清洁能源替代策略。在当前全球能源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铸造企业作为能源消耗较大的工业部门,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以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竞争力。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铸造企业能源结构的现状,随后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调整策略,包括能源效率提升、设备更新、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同时,探讨了清洁能源替代的可行性,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在提高铸造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为铸造企业在能源方面的改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标签: 铸造企业 能源结构 优化调整 清洁能源 替代策略
  • 简介:摘要: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要素。本文研究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生产中的多个方面,包括生产线的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生产过程的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工厂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厂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监测生产过程,并进行实时决策,以优化生产流程。本文还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不同工厂环境中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其广泛的适用性。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为工厂生产带来了显著的改进,提升了竞争力,减少了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工厂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数据分析。
  • 作者: 潘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0
  • 机构:321081197810150015
  • 简介:摘要:通过对土木工程中地基基础和桩基的施工技术的研究,使有关的工程参与者能够更好的掌握其在施工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现场调查法,对已有的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目前在基础工程和桩基建设中使用较多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有关土钉墙支护技术、抛石挤淤技术、粉喷桩技术、强夯技术、注浆技术、人工挖孔桩技术、静压桩技术、振动沉桩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等的使用要点,并提出了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土木工程 建筑地基 施工技术
  • 作者: 潘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4
  • 机构:321081197810150015
  • 简介:摘要:通过对土木工程中地基基础和桩基的施工技术的研究,使有关的工程参与者能够更好的掌握其在施工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现场调查法,对已有的有关工程技术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目前在基础工程和桩基建设中使用较多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了有关土钉墙支护技术、抛石挤淤技术、粉喷桩技术、强夯技术、注浆技术、人工挖孔桩技术、静压桩技术、振动沉桩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等的使用要点,并提出了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土木工程 建筑地基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较强的科学,它以实验为手段,以观察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其核心是实践,而实践的基础是思维,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他们主动探索,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成为我们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由此,本文围绕初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论述。

  • 标签: 初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 简介:摘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作文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一方面,要使学生通过仔细地审视自己的人生,与自己的人生环境发生感情上的共振,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从而使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得到有意义的革新。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老师还应当利用“自主性”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观察和探索自己的生活,发掘自己的创作意义,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出质量较好的作文,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写作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

  • 标签: 自主学习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实践策略
  • 简介:摘要冯子健及其同事认为在中国持续消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本土病例,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提供了灵活性,并讨论了预期的挑战,以及开展系统性监测的必要性,以使疫情应对措施中预防接种的部分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

  • 标签:
  • 作者: 刘艳 叶怡翔 王意 王凡 黄以超 陈达 潘雄飞 潘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成都 610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 430030,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系,合肥 230032,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州51063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 430030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孕妇的孕中期血浆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相对浓度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联。方法基于同济-双流出生队列,选择2017年至2019年在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并通过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GDM的269例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基线孕周和年龄进行1∶2匹配,选取538名无GDM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的807名孕妇年龄范围为18~40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定量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孕中期(24~28周)空腹血浆n-3 PUFAs的相对浓度。根据对照组血浆n-3 PUFAs相对浓度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Q4),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中期血浆n-3 PUFAs与GDM之间的关联。结果GDM与非GDM孕妇血浆n-3 PUFAs中C22∶5n-3的相对浓度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0.87(0.72,1.07)和0.94(0.75,1.19),P=0.001。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孕中期血浆C22∶5n-3与GDM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关联,相对浓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对应的OR值(95%CI)为0.75(0.62~0.90);与Q1组相比,Q2、Q3、Q4组的OR(95%CI)值分别为0.97(0.62~1.51)、0.72(0.45~1.15)和0.54(0.32~0.90),P趋势<0.05。未发现其他n-3 PUFAs(C18∶3n-3、C20∶5n-3、C22∶6n-3和总n-3 PUFAs)与GDM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结论孕中期血浆n-3 PUFA C22∶5n-3与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可能存在负关联。

  • 标签: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糖尿病,妊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的混凝土浇筑环节,需合理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并做好预留临时施工缝的工作。当混凝土施工一段时间之后,就进入到浇筑施工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所具备的优点是,可以促使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提高,减少产生收缩裂缝的概率,还可以相应地减小沉降差,由此防止施工中对建筑工程造成破坏。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相关性,在应用后浇带技术的过程中,就必须对施工质量采用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工艺技 术的应用形式明确,后浇带工艺技术应用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在建筑工程 实践中合理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

  • 标签: 工程施工 后浇带处理 工艺技术
  • 作者: 张言博 陈晨 潘雄飞 郭婧妤 李艳平 Oscar H Franco 刘刚 潘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中国;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安娜堡市,密歇根州,美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中国;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纳什维尔市,田纳西州,美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系,武汉,中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美国,伯尔尼大学,社会医学和预防医学研究所,伯尔尼市,瑞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武汉,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生活方式是否可以中介社会经济学地位与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以及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学地位的交互作用和联合作用。研究设计来自一般人群的队列研究。参与者来自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1988—1994年和1999—2014年)的44 462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研究的399 537名37~73岁成年人。暴露因素基于家庭收入、职业或就业情况、受教育程度和健康保险(仅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利用潜类别分析衡量参与者的社会经济学地位,根据后验概率确定低、中、高水平社会经济学地位。利用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和膳食质量的信息构建一个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主要结局两项研究均关注了全因死亡,而英国生物银行研究还关注了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发病。疾病结局均来自登记系统。结果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在平均11.2年的随访时间中记录了8 906例死亡事件,英国生物银行研究在平均8.8~11.0年的随访时间中记录了22 309例死亡事件和6 903例心血管疾病病例。与来自高社会经济学地位的成年人相比,来自低社会经济学地位的成年人全因死亡(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风险比=2.13,95%可信区间1.90~2.38;英国生物银行研究的风险比=1.96,95%可信区间1.87~2.0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比=2.25,95%可信区间2.00~2.53)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比=1.65,95%可信区间1.52~1.79)风险较高,而生活方式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比例分别为12.3%(10.7%~13.9%)、4.0%(3.5%~4.4%)、3.0%(2.5%~3.6%)和3.7%(3.1%~4.5%)。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中未发现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学地位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英国生物银行研究,生活方式与结局间的关系在低社会经济学地位的人群中更强。相较于同时拥有高社会经济学地位和3或4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成年人,同时拥有低社会经济学地位和0或1个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成年人全因死亡(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风险比=3.53,95%可信区间3.01~4.14;英国生物银行研究的风险比=2.65,95%可信区间2.39~2.94)、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比=2.65,95%可信区间2.09~3.38)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比=2.09,95%可信区间1.78~2.46)风险均更高。结论在美国和英国的成年人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健康不平等现象中仅起了很小的作用,故单一地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可能不会大幅减少健康不平等现象,还应同时处理其他决定健康的社会因素。然而,健康生活方式与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保护关联在不同社会经济学地位的人群中稳定存在,这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在减轻疾病负担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含糖饮料及人工甜味剂饮料摄入与人群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以sugar-sweetened beverages、artificially sweetened beverages、coronary heart disease、stroke、cardiovascular disease、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冠心病、卒中、脑卒中、脑出血、心血管疾病为关键词,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31日发表的饮料摄入与新发心血管疾病关联的相关文献,同时从ClinicalTirals.gov、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Platform网站补充收集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3软件分析数据,计算合并的RR(95%CI)值、检验异质性、评估发表偏倚。结果从检索的40 804篇文献中,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12篇来自欧美国家,2篇来自亚洲国家。研究对象的基线平均年龄为52~6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6~26年。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最低组相比,合并的含糖饮料摄入量最高者冠心病、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RR(95%CI)值分别为1.11(1.04~1.18)、1.10(1.01~1.19)及1.09(0.96~1.24);合并的人工甜味剂摄入量最高者冠心病、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RR(95%CI)值分别为1.10(0.98~1.23)、1.19(1.09~1.29)、1.32(1.15~1.52)。对于卒中亚型进一步分析发现,与最低组相比,合并的含糖饮料摄入量最高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RR(95%CI)值分别为1.10(0.99~1.22)、0.86(0.71~1.04);合并的人工甜味剂摄入量最高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RR(95%CI)值分别为1.23(1.04~1.46)、1.33(1.03~1.72)。结论摄入过多含糖饮料或人工甜味剂饮料可能增加人群冠心病及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卒中 Meta分析 含糖饮料 人工甜味剂饮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评健康状况(SRH)与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风险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剔除有逻辑错误和信息缺失的个体,最终纳入512 713名研究对象。SRH在基线问卷调查时搜集,包括整体自评健康状况(GSRH)及与同龄人相比自评健康状况(ASRH);死亡事件及原因通过链接到疾病死亡监测系统和国家医保系统获取。采用多因素校正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SRH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结果在平均9.9年的随访时间里,共观测到44 065例死亡事件,其中17 648例死于CVD。与GSRH良好的人相比,GSRH较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风险效应(HR)值(95%CI)分别是1.84(1.78~1.91)和1.94(1.82~2.06)。与ASRH更好的人相比,ASRH更差的研究对象未来发生全因死亡及CVD死亡的HR值(95%CI)分别是1.75(1.70~1.81)和1.83(1.73~1.92)。两种SRH指标与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关联性在各个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中都保持显著,且SRH越差、死亡风险越高。结论SRH简单易用,SRH越差、个体未来全因死亡/CVD死亡风险越高。

  • 标签: 自评健康状况 心血管疾病 死亡 队列研究
  • 作者: 张雨格 吴晶 封磊 袁剑敏 许恩佩 潘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武汉 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30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医学心理学系 119228 ,美国匹兹堡大学希尔曼癌症中心 15232;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15261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卫生服务体系研究中心 169857;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 117549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年时期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老年认知障碍风险的关系。方法对来自新加坡华族健康队列的16 948名研究对象进行16~23年(平均20年)的随访,研究对象的含糖饮料摄入信息于基线调查获得(1993-1998年),研究对象的认知状态通过第3次随访期间(2014-2016年)在新加坡人群中校正过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获得。采用多元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认知障碍风险的关系。结果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2 443名存在认知障碍。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籍贯、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因素)和疾病信息后,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认知障碍风险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与几乎不喝碳酸饮料组相比,每周摄入碳酸饮料≥2次(OR=0.91,95%CI:0.77~1.08)、每周摄入1次(OR=1.00,95%CI:0.82~1.23)和每月摄入1~3次(OR=0.94,95%CI:0.80~1.09)的研究对象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性P=0.306)。与几乎不喝果(蔬)汁组相比,每周摄入果(蔬)汁≥2次(OR=1.03,95%CI:0.88~1.20)、每周摄入1次(OR=0.96,95%CI:0.82~1.12)和每月摄入1~3次(OR=0.94,95%CI:0.82~1.08)的研究对象的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趋势性P=0.930)。分层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对研究结果都没有实质改变。结论在平均含糖饮料摄入频率较低的新加坡籍华人中,中年时期含糖饮料摄入频率与老年认知障碍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含糖饮料 认知障碍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在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能量控制模型能够从膳食组分摄入量中排除总能量摄入的混杂作用,探究膳食组分摄入与研究结局之间的真实关联。本文介绍了标准多元模型、营养素残差模型、能量分解模型和多元营养素密度模型四种能量控制模型。并以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数据为例,分别采用各种能量控制模型分析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比较不同能量控制模型的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各种能量控制模型结果基本一致,均能较好地控制能量摄入水平的影响。

  • 标签: 流行病学 营养 能量控制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中老年人自评健康(SRH)与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资料来自2011至2012年启动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从28个省级行政单位的150个区(县)获取21 133名研究对象,本研究最终将11 701名对象纳入分析。基线调查中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自评健康等资料,随访中收集研究对象自报CVD发病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RH与CVD发病风险的关联,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因素分层进行亚组分析,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交互作用。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57.9±9.7)岁,男性占48.1%(5 626名)。SRH极好、很好、好、一般和不好者分别占4.2%(487名)、13.5%(1 583名)、33.6%(3 932名)、35.4%(4 147名)和13.3%(1 552名)。随访累计42 104人年,期间发生CVD 590例。与SRH极好(很好)者相比,SRH好、一般和不好者CVD发病风险的HR(95%CI)分别为1.36(1.02~1.80)、1.66(1.26~2.19)和1.89(1.38~2.59)。亚组分析显示,在45~59、≥75岁组、男性组、女性组和正常BMI组中,与SRH极好(很好)者相比,SRH不好者CVD发病风险的HR(95%CI)分别为2.00(1.32~3.04)、3.87(1.04~14.46)、1.76(1.07~2.91)、1.92(1.27~2.91)和2.30(1.42~3.72)。SRH与年龄、性别、BMI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中国中老年人群SRH与CVD发病风险有关,与SRH极好(很好)者相比,SRH好、一般和不好者CVD发病风险增加。

  • 标签: 老年人身心健康评价 自我评价 心血管疾病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回顾有关维生素K与2型糖尿病及其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评估维生素K在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vitamin K和type 2 diabetes、维生素K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检索词进行组合,系统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从建库至2018年11月间收录的文献报道。结果共纳入1篇中文文献和12篇英文文献。在6项观察性研究中,有5项结果表明较高的膳食维生素K摄入及血浆维生素K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降低有关。而在6篇临床干预研究中,5篇均发现维生素K1或K2的补充可对机体胰岛素代谢产生积极影响。另有1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提示较高的维生素K1浓度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结论维生素K在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能与维生素K改善机体胰岛素代谢从而影响血糖水平有关。

  • 标签: 维生素K 糖尿病,2型 综述
  • 简介: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城市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这和轨道交通的建立和运营是密不可分的。城市轨道交通保证了一个城市客运的通畅,同时也承担了较重的交通安全压力。因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容量大、舒适度高、污染小、速度快等特点,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首选。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使得城市轨道交通未发挥出其应有 的效益。本文就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策略。

  • 标签: 轨道交通运营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机动灵活、高效快速、分辨率高、影像清晰等特点,近年来在测绘行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和认可。本文介绍了天狼星无人机航测系统的组成以及具有的技术优势,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天狼星无人机在G220东深线改建工程测量项目中的应用,阐述了其具体作业流程,并进行了精度统计。结果表明,采用天狼星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的地形图精度满足相关规范和公路设计的要求,为公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提供了更加高效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无人机 航测系统 免像控 精度统计
  • 简介: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自动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的快速三维建模已成为测绘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与传统测绘作业方式不同,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地物情况、高精度的获取地物方位纹理信息,还可以通过先进的定位、融合、建模等技术,生成真实的三维模型。本文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技术原理、技术优势、数据采集、生产过程进行介绍,结合不动产测量项目进行生产试验和精度检查,说明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 标签: 倾斜摄影 工作原理 数据采集 不动产测量 精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