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梭戛乡)燃煤污染型地方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中毒现状,为制定下一步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乡6所小学8~12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按照《氟斑牙诊断》标准进行氟斑牙检查和分度;分别于4月和10月采集儿童即时尿样,并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结果共调查8~12岁儿童1 381例,年龄为(9.84 ± 1.38)岁,包括男童679例、女童702例。共检出氟斑牙患儿625例,检出率为45.26%;氟斑牙指数为1.00,流行强度为中等流行;氟斑牙分度以极轻度为主,占37.00%(511/1 381)。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35.10%(106/302)、35.83%(115/321)、47.96%(129/269)、55.23%(153/277)、57.55%(122/212),不同年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8.949,P < 0.01),且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45.254,P < 0.01);男、女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43.59%(296/679)、46.87%(329/702),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492,P > 0.05)。在4月和10月分别检测8~12岁儿童尿样123、107份,尿氟几何均数分别为1.55、0.47 mg/L,其中4月尿氟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1.40 mg/L)。结论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乡目前仍为氟中毒病区,存在不同月份尿氟水平差异较大的现象,提示该地区居民可能是间断高氟摄入,应进一步加强地方氟中毒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氟中毒,牙 尿 燃煤污染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体脂肪量指标评估的肥胖对儿童持续血脂异常的筛查效果。方法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的基线和随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采用BMI、脂肪质量指数(FMI)和体脂率(FMP)指标分别对肥胖进行定义,将基线和随访调查中均发生血脂异常定义为持续血脂异常状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定义的肥胖对持续血脂异常的预测效果。结果共纳入10 783名儿童(男童占49.6%)进行分析,年龄(10.9±3.3)岁。持续高TC、高LDL-C、低HDL-C、高TG和高非HDL-C的检出率分别为1.3%、1.2%、4.3%、1.3%和0.8%。男童中FMI和FMP定义的肥胖预测持续高LDL-C[FMI:AUC=0.626(95%CI:0.558~0.694),P=0.024;FMP:AUC=0.642(95%CI:0.574~0.710),P=0.004]和高非HDL-C[FMI:AUC=0.637(95%CI:0.584~0.689),P=0.017;FMP:AUC=0.641(95%CI:0.588~0.693),P=0.018]的效果均优于BMI。此外,FMI定义的肥胖男童预测持续低HDL-C的效果优于BMI[AUC=0.784(95%CI:0.742~0.826)vs. 0.750(95%CI:0.726~0.773),P=0.047]。在女童中,FMI和FMP定义的肥胖预测各项持续血脂异常的能力与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童中基于体脂肪定义的肥胖预测持续高LDL-C、低HDL-C和高非HDL-C的能力优于BMI指标,可进一步推广肥胖精准评估指标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 标签: 儿童 肥胖 血脂异常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中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心血管代谢异常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于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对15 391名6~16岁儿童开展基线调查,2019年对其进行随访调查。采用log-binomial回归分析基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随访期心血管代谢异常(肥胖、高血压、FPG升高和血脂异常)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0 482名研究对象,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35.6±12.0)nmol/L,缺乏率为35.1%。随访期肥胖、高血压、FPG升高、高TC、高LDL-C、低HDL-C、高TG和高非HDL-C的2年累计发病率分别为4.3%、10.8%、8.5%、3.1%、2.5%、3.4%、2.5%和3.9%。控制相关潜在混杂因素后,与维生素D充足的儿童相比,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儿童高TC[RR值(95%CI):缺乏,2.06(1.19~3.58);不足,2.80(1.61~4.89)]、高LDL-C[RR值(95%CI):缺乏,1.67(1.02~2.73);不足,1.99(1.19~3.33)]和高非HDL-C[RR值(95%CI):缺乏,2.00(1.26~3.17);不足,2.45(1.53~3.92)]的发病风险增高,且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发病风险呈上升趋势(趋势P<0.05)。按性别分层分析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高TC[RR值(95%CI):男童,2.64(1.19~5.87);女童,3.13(1.43~6.83)]和高非HDL-C[RR值(95%CI):男童,2.58(1.40~4.77);女童,2.31(1.10~4.84)]的发生风险仍相关。结论儿童期维生素D水平越低,TC、LDL-C和非HDL-C异常的发生风险越高。强调儿童维生素D的充足水平可能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 标签: 儿童 维生素D 心血管代谢异常 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