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肥胖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后6个月时肺功能的变化并评估其与炎症介质及脂肪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LSG手术的116例肥胖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肺功能、脂肪因子及炎症介质等指标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肺功能的变化与炎症介质及脂肪因子之间相关性。本研究共纳入116例行LSG手术的病态肥胖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32.52±6.08)岁,BMI(43.35±7.20) kg/m2。结果术后6个月体重、BMI、颈围、腰围及腹围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肺功能指标在术后6个月均明显改善(P<0.05)。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术后6个月均明显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IL -10)及脂联素(adiponectin)在术后6个月均显著升高(P<0.05)。术前TNF-a、IL-6、CRP、leptin与FEV1呈负相关,adiponectin与FVC呈正相关,而TNF-a、leptin与FVC呈负相关;而在术后6个月,IL-6与FEV1呈负相关;adiponectin与FVC呈显著正相关;而TNF-a与FVC呈负相关。结论LSG可显著改善肥胖患者肺功能,肺功能的改善可能与术后脂肪因子及炎症介质的水平变化有关。

  • 标签: 肥胖 肺功能 炎症介质 脂肪因子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肥胖患者行减重手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的57例肥胖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非老年组(18岁≤年龄<65岁)。收集并分析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和术后1、3、6月体重、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合并症等指标。结果共纳入57例肥胖患者,其中老年组17例,非老年组40例。两组患者间在术前和术后3月体重、BMI、FPG、2hPG、HbA1c、合并症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术后1、3、6月体重、BMI、FPG、2hPG等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减重手术可能是65岁以上老年肥胖患者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将为减重手术年龄限制问题带来新的讨论。

  • 标签: 减重手术 老年 肥胖 高血压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可显著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调查全国范围内腹部手术后SSI的发生率,分析其风险因素,为腹部手术后SSI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全国68家医院2020年6月1—30日期间所有接受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数据以及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腹部手术后30 d内SSI发生率,次要结局变量为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0 d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5 56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有163例(2.9%)发生SSI,其中器官(腔隙)感染98例(60.1%)、深部切口感染19例(11.7%)、浅部切口感染46例(28.2%)。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为SSI的主要病原菌(22.7%,37/163)。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1.792,95% CI:1.194~2.687,P=0.005)、手术部位为小肠(OR=6.911,95% CI:1.846~25.878,P=0.004)、手术时间延长(OR=1.002,95% CI:1.001~1.003,P<0.001)、手术切口等级(污染切口:OR=3.212,95% CI:1.495~6.903,P=0.003;感染切口:OR=11.562,95% CI:3.777~35.391,P<0.001)为SSI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行腹腔镜或机器人手术(OR=0.564,95% CI:0.376~0.846,P=0.006)以及术前白蛋白水平每升高1 g/L(OR=0.920,95% CI:0.888~0.952,P<0.001)为SSI发生的保护因素。与非SSI患者相比,SSI患者术后ICU入住率[26.4%(43/163)比9.5%(514/5 397),χ2 =54.999]和术后30 d病死率[1.84%(3/163)比0.01%(5/5 397),χ2 =33.642]更高,ICU住院时间(中位数:0比0,U=518 414)、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7 d比7 d,U=656 386)和总住院时间(中位数:25 d比12 d,U=648 129)均显著延长,住院费用亦明显增加(中位数:7.1万元比3.9万元,U=557 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腹部手术后SSI发生率为2.9%。为降低术后SSI的发生,术前应纠正低蛋白血症,选择微创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围手术期内对高血压、小肠手术以及切口污染较严重的患者,予以关注并加强护理。

  • 标签: 腹部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横断面研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语 文兴趣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给学生创造优质课堂环境的基础,优质的课堂环境是课堂高效率的保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逐渐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部分,这也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 标签: 小学语文 课堂讨论 营造氛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普通外科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普通外科学实习的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个小班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试验组学生采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实习4周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操作能力评价,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总成绩[(85.23±3.19)分]优于对照组学生[(75.87±3.23)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学生迷你临床演练评估[(7.23±1.33)分]和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7.03±1.19)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73±1.76)分、(6.10±1.52)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在普通外科学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知识记忆方法,提高普通外科学的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 标签: 思维导图 现代信息技术 普通外科学 教学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工缝合在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行结肠-结肠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行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79例患者资料,其中使用结肠-结肠手工缝合32例(手工吻合组),使用结肠-结肠吻合器吻合47例(吻合器吻合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费用等数据。结果手工吻合组与吻合器吻合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工吻合组与吻合器吻合组相比,手术时间和结肠-结肠吻合时间延长,分别为[(165.2±23.9)min比(151.7±25.6)min,t=2.359,P=0.021]、[(31.5±4.4)min比(22.7±4.6)min,t=8.420,P<0.001];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工吻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4±0.6)d比(3.1±0.8)d,t=4.017,P<0.001]和住院总费用[(3.9±0.7)万元比(4.4±0.8)万元,t=2.655,P=0.010]优于吻合器吻合组。结论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行结肠-结肠手工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结肠肿瘤,左半结肠 全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 手工缝合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式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是基于部编版新教材,把单元为系统,针对单元主题把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起来,整体设计施教的教学方式。单元主题式读写结合备课的策略包括:一是分析单元教材,确定单元主题。二是指向习作教学,确定单元主题教学目标。三是单篇设置目标,选好读写结合点。四是单元整体架构,分课时设计实施。

  • 标签: 小学语文 单元主题 读写结合
  • 简介:摘要随着化石能源加速枯竭,节能建筑势必成为国内建筑发展的主流。为了增强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必须做好暖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文章将就国内节能建筑暖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重点展开分析

  • 标签: 节能建筑 暖通系统 设计 施工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入我院诊断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单支病变组(25例)、两支病变组(20例)和三支病变组(15例)。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同时分析稳定性心绞痛组(SA)、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和心肌梗死组(AMI)的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关系。结果两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MI组、UA组和SA组相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严密相关,可以作为判断冠心病的标准。

  • 标签: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代谢的关系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将在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在同一期间内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中选取50例作为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并且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hsCRP、TG、TC、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HDL-C水平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的浓度与TG、TC、LDL-C的浓度呈正相关,与HDL-C的浓度呈负相关,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个炎症因子,hsCRP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预测因子,并且2型糖尿病常伴有血脂紊乱;当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紊乱时,患者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将增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 简介: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推进教研室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类型,教学团队的组织建设,教学团队的动力机制建设等若干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问题。

  • 标签: 教学组织形式 教研室 教学团队
  • 简介:创新创业型教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力量。高等学校应从转变管理观念、改进教师评价机制、落实教师实践培训等方面入手,推动创新创业型教师的成长。

  • 标签: 创新创业型教师 队伍建设 制度
  • 简介:美国翻译理论家伯顿·拉尔夫(BurtonRaftel)在1988年撰写的《诗歌翻译的艺术》一书中,对与诗歌翻译相关的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阐述,他指出诗歌翻译的艺术就是选择的艺术。本文一方面介绍拉尔夫对诗歌翻译的一些观点,一方面结合他的观点简要评析裴多菲的诗“自由·爱情”的四个中文译本,最后得出结论,诗歌翻译的艺术就是选择的艺术,只要译者能考虑到时代、文化、读者等的要求及正确选择翻译的文学种类,就能翻译出好的作品。

  • 标签: 怕顿·拉尔夫 翻译选择 翻译类型 英语 文学翻译 诗歌翻译
  • 简介:  我到日本作学者访问时,拜访了年逾古稀的日本友好人士木村先生.他告诉我,他正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是描写一个日本宪兵在中国的经历,也是剖析一个日本宪兵灵魂的小说.素材大部分都有了,只是缺少一个结局,也就是故事的尾.……

  • 标签: 洋车队 队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