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的耐药耐药传播机制,为CRE感染的治疗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绍兴第二医院2016年5月—2018年8月临床分离的CRE 76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测定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磷霉素等10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PCR法筛查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blaOXA-48)并测序确认;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菌株的同源性;S1-PFGE联合Southern blot印迹杂交技术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定位;滤膜接合试验明确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质粒的水平转移能力。结果76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51株,大肠埃希菌10株,其他肠杆菌目细菌15株;主要分离自尿、痰及血液标本;ICU的分布率最高(55.26%)。76株CRE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呈现较低耐药率(0%、1.33%、18.42%),对阿米卡星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45%,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97%。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检出率最高(85.33%)。产KPC-2的ST11型CRKP占比最高(62.75%),主要分布在ICU(62.50%)。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显示blaKPC-2主要位于约90 kb的质粒上(39/63)。滤膜接合试验显示blaKPC、blaNDM和blaIMP均可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给受体菌。结论该院CRE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等少数抗菌药物呈现较好敏感性;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是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产KPC-2的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是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主要流行克隆;90 kb大小的质粒是编码blaKPC-2基因的主要质粒类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可通过质粒水平传播;医院需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控制CRE的克隆流行。

  • 标签: 肠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酶 耐药性 传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