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患者不同药方下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的变化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过万古霉素并有稳态谷浓度(Cmin)测定数据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万古霉素的药间隔将患者分成q12 h组(12 h药1次)、q8 h组(8 h药1次)、q6 h组(6 h药1次),收集患者万古霉素Cmin,采用Bayesian法估算万古霉素用药前(0 h)及用药后1、2、4、6、8、12和24 h的血药浓度,采用梯形面积法估算万古霉素24 h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 h);收集同期病原微生物对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AUC0~24 h/MIC。结果共收集到285例患者529项Cmin数据,其中q12 h组375项,q8 h组121项,q6 h组33项。使用JPKD-Ver 3.1软件统一日剂量后,q12 h组、q8 h组、q6 h组万古霉素目标谷浓度达标率(Cmin为10~20 mg/L)分别为35.7%、43.8%、60.6%,但是仅q12 h组与q6 h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q6 h组、q8 h组较q12 h组具有较高的Cmin(mg/L:13.8±5.2、13.5±7.3比11.4±7.9,均P<0.05)及较低的峰浓度〔Cmax(mg/L):19.4±5.3、21.5±7.3比23.9±8.1,均P<0.05〕;而3组间PD达标率(AUC0~24 h/MIC≥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2 h、q8 h、q6 h组分别为38.1%、41.3%、45.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肌酐清除率(CCr)、万古霉素清除率(CL万古)是影响万古霉素Cmin及AUC0~24 h/MIC等PD指标的主要因素(CCr的r值分别为-0.391、-0.424,CL万古的r值分别为-0.673、-0.663,均P<0.01),且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32、-0.488,均P<0.01)。结论相同日剂量下,增加万古霉素药频率可提高Cmin并降低Cmax,从而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性,但不影响AUC0~24 h/MIC。应根据CCr、CL万古以及年龄等参数优化重症患者万古霉素的药方

  • 标签: 重症患者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