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例53岁男性小肠间质瘤患者术后给予伊马替尼400 mg口服、1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粒细胞增多,未积极治疗,继续伊马替尼治疗。4个月后,患者出现双手、双足、腹部水肿疼痛,皮疹逐渐累及全身,胸、背部部分皮肤可见溃烂,全身散在多发斑丘疹伴溃烂、渗液、瘙痒、疼痛。粒细胞计数2.7×109/L。结合骨髓穿刺及皮肤活检结果,诊断为粒细胞增多、药物性皮疹,考虑为伊马替尼所致。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会诊,分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关,建议停药,后续使用应监测伊马替尼血药浓度,调整给药剂量。医师暂停伊马替尼治疗,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治疗,患者皮疹好转,伊马替尼减量后继续维持治疗。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嗜酸粒细胞增多 皮肤疾病 药物监测 伊马替尼
  • 简介:摘要系统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为特征并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巨噬细胞的极化不平衡及异常活化与SLE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中M1型巨噬细胞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促炎作用。SLE患者免疫微环境的改变促进巨噬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其糖代谢、脂代谢及氨基代谢等发生改变,导致中间代谢产物积累,后者作为炎症信号分子加重炎症反应,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充分了解SLE中巨噬细胞的代谢过程有助于阐述SLE的发病机制以及为靶向巨噬细胞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巨噬细胞 免疫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防治轻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轻度MGD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绷带镜佩戴组和对照组,每组30眼,其中绷带镜佩戴组术眼术后连续佩戴角膜绷带镜14 d,第14天复查时取出;对照组术眼术毕未佩戴角膜绷带镜,2个组术眼术后用药均一致。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结构及炎症表现;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术眼眼表症状进行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术眼睑板腺情况并记录非侵入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观察术眼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并对角膜着色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第1、7、14天,2个组术眼均未出现炎症反应及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10,P=0.016),其中各组术后第7天BCVA较术后第1天提高,术后第14天BCVA较第1天和第7天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OS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31.219,P<0.001;F时间=15.672,P<0.001),其中2个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4天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眼NIFBUT值分别为(6.62±0.93)s和(8.02±1.13)s,绷带镜佩戴组分别为(9.81±0.91)s和(10.03±0.49)s,2个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351,P=0.037),其中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NIFBUT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高CFS评分眼数均多于绷带镜佩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91,P=0.025; χ2=9.317,P=0.002)。结论轻度MGD患者白内障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无明显眼部不良反应,并可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干眼症状,减轻术后出现的干眼不适。

  • 标签: 睑板腺功能障碍 角膜绷带镜 干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疗效
  • 简介:摘要采取针对策略给小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习作教学时,具体可以按照专题把习作教学的内容分成仿写、定题、选题写作以及自拟题目写作和日常练习三个模块分别进行针对教学。通过不同写作专题实施针对习作训练,可以从浅层的词句运用到深层的思考创作,逐步深化小学生对习作的认知、对文学的感悟,并达到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效果。

  • 标签: 作文教学小学语文针对性教学文学感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AFLD)发病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MAFLD的治疗正朝着个体化、精准化、综合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MAFLD的发病机制,强调了多种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接着,探讨了未来治疗趋势,包括通过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技术实现个体化治疗,利用靶向药物进行精准治疗,以及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营养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在MAFLD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跨学科合作在推动治疗进步中的重要。最后,本文展望了MAFLD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并强调了持续研究和创新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

  • 标签: 缺氧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影响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ERAS理念下缩短创伤跟骨骨折术前消肿时间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创伤跟骨骨折患者160例,按照术前消肿方式的差异分为四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方法,实验1组40例采用患足抬高处理,试验2组采用传统方法+依沙吖啶湿敷处理,实验3组采用加大抬高高度+依沙吖啶湿敷护理,对比四组患者术前消肿情况。结果: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针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前消肿办法,可以得出试验1组与2组、3组消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与3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跟骨骨折 抬高患足 依沙吖啶湿敷 消肿
  • 简介: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做出不断地创新,调整教学方式,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浅析,重点论述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 标签: 新课改 高中数学 提问 有效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恢复期周围面瘫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恢复期周围面瘫患者当中选取74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上述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穴位按摩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面部刮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面部残疾情况(FDIS、FDIP)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部刮痧配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恢复期周围面瘫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有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

  • 标签: 面部刮痧 穴位按摩 恢复期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断下肢浅静脉的位置及最适压力值。方法选取12位健康志愿者的双侧下肢静脉为研究对象,经足背静脉进行超声造影,使用气压袖带分别在距离踝关节上方5、10、15 cm处绑扎并施加压力,当小隐静脉(small saphenous vein,SSV)不显影时为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血流,记录压力值。另外,评估踝上10 cm处有效阻断浅静脉前后,同侧腘静脉(popliteal vein,POPV)内径、流速及血流量的变化。结果踝上5、10、15 cm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的压力阈值分别为(66~69) mmHg(1 mmHg=0.133 kPa)、(68~71)mmHg、(73~75)mmHg(95%置信区间);踝上10 cm处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后,同侧POPV的内径、血流量显著增加(P<0.05),流速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踝上不同部位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所需要的压力阈值不同,超声造影可无创监测气压止血带有效阻断下肢浅静脉血流,为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造影 溶栓治疗 浅静脉阻断 气压止血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体验。方法采用质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甲医院1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录音并收集资料,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个性化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体验可以归纳为三个主题,主题1:个性化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掌握;主题2:个性化思维导图有助于促进健康行为;主题3: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工具。结论个性化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脑卒中患者系统掌握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促进患者更多地采取健康行为,增进患者与家属、朋友的沟通。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个性化 思维导图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进行电能分配的重要网络,其一旦发生故障就容易引起电力用户的停电事故,所以电力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致致力于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对配电网进行可靠评估,并找出影响其可靠的薄弱环节,寻找提高其供电可靠的有效措施。本文将对针对配网自动化技术进行详解,阐述其主要功能,重点对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的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配电网工作有良好影响。

  • 标签: 配电网 自动化 供电可靠性
  • 简介:摘要:高职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问题,这不但对他们踏入社会后的社会生活是极为不利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基于“三全育人”视角,梳理心理健康课程观念的演变,分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对策。

  • 标签: “三全育人” 高职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干预的实际情况以及形成的依从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患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100名,搜集其在发病之后3个月内尼莫地平的使用情况,展开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100名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有49%(49/100)使用了尼莫地平,且和高血压症状和蛛网膜下腔发生出血症状有一定的关联;在3个月的随访阶段,尼莫地平整体使用概率下降到24%(24/100),比起住院期间的使用情况明显下降,在此期间,尼莫地平的依从和出院医嘱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干预的实际情况比较理想,但是在出院之后继续治疗的依从不是非常理想,亟待解决。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尼莫地平 使用情况 依从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微信式远程持续护理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 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后出院的5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院外治疗和门诊随访,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服务微信式远程持续护理。1年后统计分析两组治疗依从和患者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遵医用药、合理膳食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戒烟戒酒方面总依从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疼痛、  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6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评分均较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信式远程持续护理有效提高慢性胃炎患者院外治疗依从和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护理 持续性 远程 微信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起进行干预及病情监测、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教育及自我管理的培训、采取多维度的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康复效果。结论:延续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干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在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干预的实际情况以及形成的依从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择取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诊的患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100名,搜集其在发病之后3个月内尼莫地平的使用情况,展开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分析,100名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有49%(49/100)使用了尼莫地平,且和高血压症状和蛛网膜下腔发生出血症状有一定的关联;在3个月的随访阶段,尼莫地平整体使用概率下降到24%(24/100),比起住院期间的使用情况明显下降,在此期间,尼莫地平的依从和出院医嘱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以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干预的实际情况比较理想,但是在出院之后继续治疗的依从不是非常理想,亟待解决。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尼莫地平 使用情况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