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促使广大女性积极参加到宫颈癌筛查等医疗活动中去,尽早熟悉有关的宫颈癌病状,及时而准确地对宫颈癌做出预防及早期诊断。方法通过各种辅助性检查,诸如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碘试验、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宫颈摄影等,检测出癌前病变,由此使得女性可以尽早地投入到疾病治疗中去。结果从宫颈癌前病变突发发展为宫颈癌具有较长的周期性,防治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如能落实好各种防治措施,宫颈癌可以被很好地治愈。结论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通过正确而有效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几率,有助于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和提高。

  • 标签: 宫颈癌 预防措施 早期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PDCA联合预防性护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我院从2021年1月开始在肛肠科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融入PDCA联合预防性护理。选取我院2021年1月~6月间收治的肛肠科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组,另取我院2020年7月~12月间收治的肛肠科手术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联合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33%)较对照组(1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P=0.022)。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融入PDCA联合预防性护理能够进一步减少相关风险事件,为患者手术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PDCA 预防性护理 风险事件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诊断急性脑损伤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对脑出血、颅脑外伤及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医药、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相关中英文文献。以急性脑损伤患者健侧扰动系数为对照组,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数据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4版软件。检验纳入文献的异质性,采取单篇文献排除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绘制森林图计算各亚组扰动系数对比的OR值。结果最后纳入文献共计8篇,存在异质性,按发病类型进行亚组分析。亚组分析结果:发病后1 d脑出血及颅脑外伤患者大脑患侧扰动系数均显著低于健侧,OR值分别为-2.57(95%CI:-3.01~-2.13)、-0.83(95%CI:-1.02~-0.63),而发病后3、7 d脑出血及颅脑外伤患者大脑患侧扰动系数均显著高于健侧;发病后1、3、7 d脑梗死患者大脑患侧扰动系数均显著高于健侧,OR值分别为0.75(95%CI:0.39~1.10)、0.61(95%CI:0.32~0.90)、0.50(95%CI:0.01~0.99);发病后脑出血、脑梗死及颅脑外伤患者1~3 d扰动系数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3~7 d,OR值分别为3.30(95%CI:3.11~3.50)、1.03(95%CI:0.08~1.98)、2.23(95%CI:2.09~2.38)。结论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对急性脑损伤患者的扰动系数监测符合脑水肿发生的基本病理生理规律,反映了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变化的动态过程,可作为急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辅助诊断方法,帮助临床医生动态了解患者的脑水肿情况。

  • 标签: 急性脑损伤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 脑出血 颅脑外伤 脑梗死 扰动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14年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肺功能锻炼指导、术前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感染、规范的引流管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切口I期愈合,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满意度100%;而2012年进行的同种手术80例,术后切口感染5例,满意度91.7%。结论密切的病情观察、严格的无菌操作、早期的功能锻炼以及加强环境管理、积极治疗原有感染及控制原发病,能有效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置换 人工关节 切口感染 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