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前主观认知下降(SCD)与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择期在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92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体重50~9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术前1 d时MMSE评分>23分、MoCA评分>26分。术前1 d采用主观认知下降量表评估患者SCD发生情况。脊椎-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后取脑脊液(CSF),采用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Aβ40)、Aβ42、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的浓度。于PACU期间和术后1~7 d(或出院前),采用意识错乱评估量表评估POD发生情况。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POD组和非POD组。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05例患者,其中53例发生POD,POD发生率为25.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SCD、CSF p-tau和t-tau浓度升高是老年患者POD的危险因素,CSF中Aβ42浓度、Aβ40/p-tau、Aβ40/t-tau、Aβ42/p-tau、Aβ42/t-tau升高是老年患者POD的保护因素(P<0.05)。在加入年龄、性别、体重、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痴呆家族史、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术前1 d时MMSE评分和MoCA评分、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等混杂因素校正后,SCD、CSF p-tau和t-tau浓度升高仍是老年患者POD的危险因素,CSF Aβ42浓度、Aβ40/p-tau、Aβ40/t-tau、Aβ42/p-tau、Aβ42/t-tau升高仍是老年患者PO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术前SCD是老年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认知障碍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髋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海马miRNA320 (miR-320)在小鼠围术期认知障碍(PND)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小鼠75只,12~14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5):对照组(C组)、PND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miR-320激动剂组(AG组)和miR-320抑制剂组(AT组)。采取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制备小鼠PND模型。造模前2 h时NS组海马区注射生理盐水2 μl,AG组海马区注射miR-320激动剂agomir-320 2 μl , AT组海马区注射miR-320抑制剂antagomir-320 2 μl。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及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和旷场实验(运动路程)。分别于术后1、3和7 d时各随机处死5只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miR-320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PND组、NS组、AG组和AT组术后各时点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ND组和NS组术后1和3 d时、AG组术后各时点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上调,AT组术后1 d时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上调,术后3和7 d时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下调(P<0.05);与PND组相比,AG组术后各时点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上调,AT组术后3和7 d时首次到达原平台时间缩短,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海马组织miR-320表达下调(P<0.05), N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旷场实验不同时点运动路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miR-320表达上调参与了小鼠PND的过程。

  • 标签: 微RNAs 认知障碍 海马
  • 简介:【摘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关注可能带来的五个方面的社会风险:农民失业、失地、失去保障的风险,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加剧农村两极分化的风险,产权主体权益受损的风险和政治风险。而农地流转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把握农地流转中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便成了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农地流转风险,提出了构建农地流转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农地流转 流转社会 社会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PND)小鼠海马蛋白质组学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5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9):对照组(C组)和PND组。采用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构建PND模型。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和条件恐惧实验。分别于术后1、3和7 d时,P组处死每次认知功能测试最差的3只小鼠、C组随机处死3只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ene Ontology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KEGG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P组术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延长,靶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场景恐惧记忆实验僵直时间百分降低(P<0.0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筛选出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有12个蛋白表达上调,有9个蛋白表达下调。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参与了代谢、信号传递、生物过程的调节等过程,构成了细胞器、突触等结构,并与结合、运输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分析结果表明,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SNARE蛋白囊泡运输等存在差异。结论PND小鼠海马存在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神经炎症反应、突触结构异常、线粒体功能异常、自噬能力下降等可能与PND有关的病理过程。

  • 标签: 认知障碍 蛋白质组学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肝胆胰腺外科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85例,性别不限,年龄65~90岁,ASA分级Ⅰ~Ⅳ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照7∶3比例将患者分配至训练集和验证集。收集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并于术后1~7 d(或出院前)随访,记录POD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D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训练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POD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利用验证集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评估POD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最终共纳入653例患者,有139例发生POD,发生率为2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ASA分级高、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低、合并糖尿病、受教育年限低、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高、麻醉时间长及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高是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D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POD风险预测模型,训练集AUC为0.981,约登指数为0.881,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2.92%;验证集AUC为0.939,约登指数为0.795,灵敏度为94.44%,特异度为85.09%。结论基于年龄、ASA分级、糖尿病病史、受教育年限、术前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麻醉时间及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建立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PO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老年人 谵妄 手术后并发症 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