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4例重度损伤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均为2010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案,随机均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自42例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展开对比。结果对应组别的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方案后,从护理总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8.57%,证明(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方案应用到重度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相比其他的护理方案来说,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于减轻患者的病情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重度 肾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损伤(AK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索医院信息系统(HIS)和麦迪斯顿麻醉临床信息系统(DoCare),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北京安贞医院行CPB心脏手术的9 8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类型,术前合并症、射血分数、血肌酐(SCr)、PASP,术中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液体平衡情况、血制品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中心静脉压(CVP)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根据术前PASP水平分为≥60 mmHg(1 mmHg=0.133 kPa)组和<60 mmHg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电话随访,并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术前PASP水平两组患者远期预后。结果共6 285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① 6 28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KI 2 592例(41.2%),其中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1期1 697例(65.5%),为主要AKI类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射血分数、SCr、PASP及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术中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液体平衡量、红细胞输入量和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CVP可能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ASP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优势比(OR)=4.753,95%可信区间(95%CI)为1.328~8.417,P=0.004〕。PASP≥60 mmHg组术后AKI发生率明显高于<60 mmHg组〔73.8%(712/965)比35.3%(1 880/5 320),P<0.01〕。② 6 285例患者随访时间(11±3)个月,死亡237例(3.8%),PASP≥60 mmHg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60 mmHg组〔9.5%(92/965)比2.7%(145/5 320),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累积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144.40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射血分数、PASP,术中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液体平衡量、肾上腺素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CVP可能是CPB心脏手术患者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ASP每增加1 mmHg,患者远期病死率增加1.126倍〔风险比(HR)=1.126,95%CI为1.003~1.604,P=0.021〕。结论术前PASP升高与CPB心脏术后发生AKI有关,也是此类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肺动脉收缩压 急性肾损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