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教育理念改革创新过程中,学前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影响越发关键,特别是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现代社会,幼儿园也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逐渐过渡到精细化管理。在这一阶段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幼儿园管理同样出现了很多细节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影响幼儿园整体的管理与发展,不利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为实现幼儿园办学质量的提高,更应该积极发挥管理优势,在教师、幼儿和家长等多角度领域上,实现对幼儿园的科学管理,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将详细研究新时期幼儿园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并制定对应的创新方案,希望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帮助。

  • 标签: 新时期 幼儿园管理 创新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2014—2019年不同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流行情况,为制定后续麻疹防控策略,完成消除麻疹目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2014—2019年麻疹发病监测数据及各地市上送的麻疹疑似病例咽拭子样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N蛋白羧基端450个核苷酸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鉴定和分析。结果2014—2019年福建省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 102例,年发病率为0.47/10万;实验室共接收咽拭子标本884份,获得除疫苗株外麻疹病毒N蛋白羧基端450个核苷酸序列179条,其中110条为H1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43条为B3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26条为D8基因型麻疹毒株序列。福建省H1基因型麻疹病毒属于H1a基因亚型,存在两个分支,有19种不同的变异序列毒株,部分毒株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麻疹毒株高度同源(99.8%~100.0%);福建省B3基因型麻疹病毒存在6个变异序列毒株,与国内外流行的B3型麻疹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4%~100.0%,其中部分毒株与2018年的香港HongKong.C HN/35.18/B3毒株同源性为100.0%,与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的B3基因型毒株高度同源(99.8%);而福建省D8基因型麻疹毒株存在5个变异序列毒株,部分毒株与2014年越南的HoChiMinh.VNM/11.14/MV95毒株、2019年日本的MVs/KobeC.JPN/28.19/19MR69毒株、2018年的泰国MVs/Samut_Sakhon.THA/8.18毒株高度同源。结论2014—2019年福建省共发现三种不同基因型别的麻疹野病毒(H1、B3、D8型)流行传播,其中H1a基因型依然是福建省的本土流行基因型,B3和D8基因型麻疹病毒为福建省输入性基因型毒株,并引起有限的传播流行。结果提示福建省近年来麻疹本土病例虽有所减少,但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在增大,后续应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的监测。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D8基因型 病原学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持续监测12岁以下儿童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PV)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 NA)水平,确定疫苗转换对目标儿童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和完全随机抽样方法,从福建省9个设区市抽取<12岁儿童,采集血标本,应用微量中和试验进行NA测定。结果调查<12岁儿童2 134名,PVⅠ型和PV Ⅲ型NA阳性率分别为98.64%和95.83%;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分别为1∶259.35和1∶105.14,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与三价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tOPV)相比,二价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bOPV)和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 IPV)能分别诱导产生PVⅠ型和PV Ⅲ型的GMT值更高。在182名<5岁儿童中,PVⅠ型、Ⅱ型和Ⅲ型NA阳性率分别为97.25%、76.37%和92.86%,3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 P=0.000),PVⅡ型显著低于PVⅠ型和PV Ⅲ型(PVⅡ型VS PVⅠ型:χ2=34.65,P=0.000;PV Ⅱ型VS PV Ⅲ型:χ2=18.99, P=0.000);3型GMT分别为1∶368.96、1∶23.06和1∶183.1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156.54, P=0.000),其中以PVⅠ型为最高,PV Ⅲ型次之,PVⅡ型最低(两两比较P值均为0.000)。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显示,最后一剂脊灰疫苗接种时间距调查时间间隔对PVⅠ型和PVⅢ型GMT值有影响,不同接种模式仅对PVⅠ型GMT值有影响,但年龄可能是混杂因素;而对PVⅡ型均无影响。结论疫苗转换后儿童PVⅠ型和Ⅲ型NA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5岁儿童PVⅡ型抗体水平则相对较低,需加强监测。

  • 标签: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中和抗体 免疫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2018年健康人群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抗体水平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人群静脉血IgG抗体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腮腺炎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及细胞培养物中MuV的小疏水蛋白(small hydrophobin, SH)基因序列,通过SH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MuV基因型别。结果完成血清学检测4 925人,MuV IgG抗体阳性3 780人,阳性率78.5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 GMC)为245.83 IU/ml。不同性别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MC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295, P=0.117; Z=-2.220, P=0.026)。抗体阳性率和GMC在不同地区人群之间以及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抗体阳性率和GMC最低的为<1岁组的婴幼儿,其次为12~15岁组人群。有含MuV成分的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 MuCV)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GMC均高于无MuCV免疫史人群及MuCV免疫史不详人群,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315, P<0.001; Z=-16.319, P<0.001)。病毒基因型表明2018年福建省2起腮腺炎疫情中分离出的2株活病毒及6例咽拭子核酸阳性标本均为F基因型。结论2018年福建省流行性腮腺炎婴幼儿及12~15岁人群组的抗体水平较低,其中12~15岁人群组为重点关注对象;MuV主要是以F基因型毒株流行为主。

  • 标签: 腮腺炎病毒 抗体水平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选择福建省莆田市2015年分离得到的2株腮腺炎流行株进行研究,命名为MuV15-01和MuV15-23。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并对产物进行测序拼接,结合GenBank下载的不同基因型腮腺炎参考株及现有疫苗株序列比对分析分离株基因序列遗传差异及抗原位点变异情况。结果福建省莆田市MuV分离株基因全长15 384个核苷酸,与其它基因型毒株相比,全基因组核苷酸差异在3.7%~6.0%之间,其中与A基因型(疫苗株)的遗传差异最大,与N和B基因型的遗传差异最小;在基因组编码7种病毒蛋白核苷酸序列上,SH基因变异最大,M和L基因最为保守;在N基因和HN基因已知抗原相关位点上分别存在7和11个氨基酸位点变异;相比于疫苗株福建分离株在HN基因的464位点上多增加了一个N-糖基化位点。结论现流行于福建省莆田市的G基因型MuV与腮腺炎其他基因型及疫苗株之间在全基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腮腺炎流行株与疫苗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性监测,为更好的腮腺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腮腺炎病毒 全基因组 氨基酸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福建省2018年输入性B3基因型麻疹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筛查和扩增麻疹病毒核酸阳性咽拭子及Vero/Slam细胞培养阳性产物。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分离获得2株麻疹病毒株,18条病毒核酸序列。所有福建株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型参考株同属一个分支,其中标本MV18-41和MV18-42与2018年分离于中国香港地区的毒株(HongKong.CHN/35.18)核酸同源性为100.0%;其他毒株序列与2018年分离于日本的毒株(Mvs/Osaka.JPN/38.18/B3)同源性最高(99.9%)。福建株与除B3基因型外,23种WHO不同麻疹基因型参考株之间比较,福建株与B1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性最小,分别为95.1%~95.4%和95.3%;与H1基因型参考株同源差异性最大,其中与中国目前优势流行的参考株MVi/Hunan.CHN/0.93/7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分别为88.7%~89.0%和87.3%;在病毒N蛋白羧基末端150个氨基酸位点上,福建株与疫苗株(Shanghai-191)之间存在13个变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并未引起该蛋白区域的功能变化。结论福建省成功分离获得2株B3基因型麻疹毒株,B3基因型麻疹病毒是福建省发现的新基因型麻疹病毒,在补充和丰富福建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本底资料的同时也进一步警示必需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才能更好地完成福建省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 标签: 麻疹病毒 B3基因型 病毒学监测
  • 简介:  摘要:目前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建筑有关的企业大多数都普及了电子化办公,施工图纸目前主流都使用电子的 CAD 版本。有些从业人员认为原来的纸质的工程资料,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认为填写它很浪费时间。我认为工程资料不但不能取消或弱化,还要结合电子化办公赋予它更多的价值。比如所有的工程资料都转化为电子化资料,施工过程中增加必要的电子照片和影像视频,一方面更能有利于保存、调阅;另一方面更能直观、如实的反应现场情况,结算时遇到双方有分歧的地方,通过这些电子照片和影像,就能如实还原现场情况,有利于分歧的解决。这些资料在后期的物业维护和使用过程中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 标签: 工程资料工程管理
  • 简介:摘要 : 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建筑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环境、机械、材料、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工程竣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进行拆解修复,因此必须加强工程质量的过程管理。

  • 标签: 建筑工程 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