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1明确教学目的,掌握复习要求期末复习是对所学课程的一个总的回顾,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期末复习应当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总的说来,开设刑法课,就是要让大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刑法理论,深入钻研和领会刑事立法精神和条文含义,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刑法理论和条文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家在复

  • 标签: 刑法学 我国刑法 教学目的 刑法理论 犯罪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
  • 简介:1解释名词题1)刑法3)刑法体系5)立法解释7)学理解释9)文理解释11)限制解释13)犯罪构成15)同类客体17)一般客体19)复杂客体21)犯罪客观方面23)作为25)危害结果27)刑事责任年龄29)犯罪特殊主体31)故意33)间接故意35)疏忽大意的过失37)意外事件2)刑法4)刑法解释6)司法解释8)论理解释lO)扩张解释12)刑事责任14)犯罪客体16)直接客体18)简单客体20)犯罪对象22)危害行为24)不作为26)犯罪主体28)刑事责任能力30)犯罪主观方面32)直接故意34)过失36)过于自信的过失38)正当防卫3q)紧急避险41)犯罪

  • 标签: 我国刑法 刑事责任能力 正当防卫 刑法学 被告人 有期徒刑
  • 简介:1.怎样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刑法与资产阶级刑法的根本区别?提示:[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讲马克思列宁主义刑法的显著特征是什么,主要从两方面来理解。]①马克思列宁主义刑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а.它公开声明自己是为维护无产阶级的统治秩序和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资产阶级刑法则极力掩盖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阶级目的。ъ.它阐明刑法规范和评定刑法制度的作用,始终是从维护工人阶级

  • 标签: 刑法学研究 刑法制度 危害行为 因果关系 犯罪对象 犯罪构成
  • 简介:法制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工具,廉政建设不可能脱离法律而走向成功。一反对腐败,保持廉洁,是党中央的一贯主张。远在抗日民主革命时期的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把“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作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之一公告于众。抗日民主政权把贪污同汉奸罪一起列为特种刑事犯罪,作为重点打击的对象,予以严惩,情节严重者可以判处死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承和发扬了抗日民主政权在法制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优良传统,在利用其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在全国开展了著名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严惩了一批贪污腐败犯罪分子,挽救了一大批干部,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惩戒作用。党的十一届三

  • 标签: 惩治腐败 特种刑事犯罪 情节严重 犯罪分子 抗日民主政权 判处死刑
  • 简介:奥巴马执政以来,面对中国崛起的势头,美国推出了重返亚太的战略,追求战略上的再平衡。这一政策举动实际上是通过在安全与经济两条同步进行的路径推进的。一方面,美国强化了亚太地区既有的联盟体系,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和军事部署;另一方面,美国通过加强与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以推广经济规则的形式增强对这一地区经济事务的主导,最突出的举措就是通过推动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加强与这一地区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这一系列的举措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含义。学术界分别从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内容相近的结论。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立足于联盟经济理论,对美国亚太联盟体系中的安全事务与经济合作进行研究后发现,随着美国联盟体系安全效果的增强,其所发挥出的联盟经济效果也愈发明显,这对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联系实际上形成了潜在的挑战和冲击。这种经济上的挑战和冲击与安全上的挑战和冲击相比,其表现虽不甚明显,但是它的影响和冲击恐怕会更深入持久。因此,我们应通过安全与经济相结合的分析路径全面审视中国的周边战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意见。

  • 标签: 亚太联盟体系 安全事务 经济合作 周边战略
  • 简介: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德国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形式。本文旨在从新媒体视角出发,探讨德中两国文化在数字化传播中的互动与影响,旨在深入研究这种文化碰撞背后的现象和意义。

  • 标签: 新媒体 德国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