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计算摄影血管造影(CTA)分析基底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96例基底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1例,女95例,年龄(61.75±8.26)岁,年龄范围为40~79岁。所有患者均通过CTA检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位置以及瘤颈、载瘤动脉直径(Dv)、流入角(θF)、流出角(θP)、破裂动脉瘤大小、瘤体深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瘤体深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面积比]与基底动脉瘤破裂的关系。结果196例患者瘤体破裂127例,未破裂瘤体69例。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位置以及瘤颈、Dv、θF、θ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动脉瘤大小[(5.52±1.01)mm]、AR(1.90±0.58)、SR(2.26±0.65)、面积比(1.40±0.41)均大于未破裂动脉瘤[(4.17±1.14)mm、(1.28±0.37)、(1.51±0.39)、(1.22±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大小以及AR、SR、面积比增加均是影响基底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测量参数中动脉瘤直径大、面积比值高、AR值高与SR值高是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基底动脉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形态学参数 载瘤动脉直径
  • 简介:摘要:计算系统的可靠性运行技术对于确保计算的高效运行具有重大意义。虽然,近些年来,人们对计算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越来越重视,但在现实中,计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许多网络隐患依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对信息社会的发展产生着不良影响。因此,当代社会应正确认识和对待计算技术的两面性问题,不断使其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 标签: 计算机系统 可靠性运行 技术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水平的不断创新,电子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信息化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人们的日常生活。新时代,要根据时代科技发展水平,完善电子信息工程发展格局,全面提升综合应用发展水平,使行业实现蓬勃发展和进步。

  • 标签: 计算机网络 电子信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髓切断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3年以来行牙髓切断治疗患者24颗牙齿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24颗患牙行牙髓切断,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结论通过临床牙髓切断治疗去除感染的冠髓,保存未污染的根髓,可分为活髓切断和失活后断髓

  • 标签: ? 活髓切断 牙髓炎 年轻人恒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治疗结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用传统式治疗,观察组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与术后2h疼痛程度等围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的效果与安全性高,能对肿瘤组织有效的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 标签: 结肠癌 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严重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不断上升,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创伤和较高的并发症风险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经EMR衍生并逐渐发展并优化,如今,ESD已经成为内镜下切除早期胃癌的主要标准方法之一 。本文详细阐述了规范化ESD治疗早期胃癌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鸿鹄"手术机器人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执行个性化力线重建方案的精确度以及手术机器人辅助TKA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中心、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烟台毓璜顶医院骨科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接受机器人辅助TKA的患者106例,男24例、女82例,年龄(67.6±7.3)岁(范围45~80岁);体质指数(26.42±4.31) kg/m2。均采用鸿鹄®SkyWalkerTM手术机器人系统,依据术前基于CT的手术规划辅助截骨导块定位,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比较术前规划与术后测量的髋-膝-踝角(hip-knee-ankle,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angle of femur,LDF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angle of tibia,MPTA)等影像学指标,比较术前规划与最终植入的股骨假体及胫骨假体型号,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的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和总分以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12-item short-from health survey,SF-12)。结果106例随访时间为(109.60±9.80) d(范围95~143 d)。手术时间为(105.30±23.22) min,中出血量为(141.70±58.33) ml,住院天数为(5.82±2.80) d。角度实际误差为术前规划角度与术后测量角度的差值,取角度实际误差的绝对值作为绝对误差,HKA绝对误差<3°者占99.1%(105/106),LDFA为90.8%(69/76),MPTA为98.7%(75/76)。在获得数据的45例患者中,所有患者中实际使用假体型号均与术前规划大小一致,仅存在亚洲髁等版本选择差异。患者WOMAC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总分分别从术前的(7.34±2.85)分、(25.10±9.85)分、(34.75±13.02)分降低至术后的(3.34±2.66)分、(14.68±9.64)分、(18.66±1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F-12生理总评分、心理总评分分别从术前(27.24±6.42)分、(30.68±8.26)分改善至术后(38.83±5.74)分、(39.36±7.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P<0.001;t=4.53,P=0.043)。1例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例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鸿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可辅助者实现精确的个性化下肢力线重建并取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个性化重建带来的远期效果及假体生存率变化仍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机器人手术 多中心研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护理期间应用整体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选取80例尿道下裂修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

  • 标签: 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 整体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额窦开放方式对患者术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中行额窦开放的1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中,77例中行额窦黏膜剔除、35例行额窦内壁电灼、7例行额窦内壁骨质打磨、96例行额窦填塞、159例行骨蜡封闭额窦、95例行带蒂骨膜瓣覆盖额窦。术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血细胞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是否发生CNS感染。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中额窦开放方式是否为患者术后发生CN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59例患者中额窦开放的中位面积为95.9 mm2(11.8~706.6 mm2),手术时长为(6.3±1.9)h。术后34例(21.4%)诊断为CNS感染,另125例(78.6%)未发生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切开硬膜前处理额窦、额窦开放面积、手术时长、引流管放置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是患者术后发生CNS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结果显示,男性(OR=3.326,95%CI:1.337~8.269,P=0.010)、手术时长>7 h(OR=2.935,95%CI:1.143~7.535,P=0.025)、额窦开放面积≥95.9 mm2(OR=3.767,95%CI:1.418~10.007,P=0.008)及引流管放置时间>1 d(OR=3.152,95%CI:1.193~8.327,P=0.021)是患者术后发生CN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切开硬膜前封闭额窦(OR=0.244,95%CI:0.068~0.871,P=0.030)和带蒂骨膜瓣覆盖(OR=0.387,95%CI:0.156~0.962,P=0.041)是患者发生CNS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对于男性、手术时长>7 h、额窦开放面积≥95.9 mm2及引流管放置时间>1 d的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发生CNS感染的风险较高,而切开硬膜前封闭额窦和采用带蒂骨膜瓣覆盖额窦可降低术后CNS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额窦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窝沟封闭联合氟保护漆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按式分组,其中30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患者为A组,33例行腹腔镜下双吻合器直肠前切除患者为B组。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中术后各项指标以(±s)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累积生存率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排便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较B组短(P<0.05);术后6个月时排便优良率显著优于B组(χ2=4.237,P=0.039),住院费用显著低于B组(t=8.290, P=0.000);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69)。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下行改良Bacon’s直肠癌根治或行双吻合器直肠前切除,在并发症、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排除能力改善更显著,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改良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催眠音乐疗法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眼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PR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催眠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进行PRP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疼痛护理的满意度状况(疼痛护理满意度量表)、焦虑(SAS)及抑郁(SDS)状态。结果干预组进行PRP后视网膜4个象限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催眠音乐疗法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PRP中的疼痛程度,降低其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疼痛 催眠音乐 焦虑 抑郁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