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赵楠 金莉萍 方金赢 杨春 王成功 周捷 蒋铁建 张江林 许景灿 韩辉武 胡建中 黄伟红 周秋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长沙 410008,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阳 550001,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476000,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416400,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部,长沙 410008,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糖尿足病情发展迅速,且致残、致死率高,其治疗需要及时地多学科综合治疗和转诊。目前我国就诊转诊流程繁琐,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且均在线下开展,同时由于大多数足溃疡患者都伴有行动不便,这些原因导致糖尿足患者不能及时得到规范化诊疗,甚至因为延误诊疗造成严重后果。医联体的出现与发展为患者的就诊转诊提供了绿色通道,人工智能及智慧医疗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在社会、临床需求及政策驱动下,我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集糖尿足分级评估、综合会诊、规范化治疗为一体的“掌上益足”智能诊疗平台,并实现在医联体内的推广和应用。现对智能平台进行介绍,以期为智慧化医疗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 标签: 糖尿病足 多学科会诊 双向转诊 智慧医疗 平台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实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的时间区间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88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选其中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设为常规组,剩余44例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并设为研究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SS分数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SS分数为(75.88±5.12)分,对比常规组更高,p<0.05。结论:对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在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半月板损伤 HSS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期边缘强化的混合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HCC-CCA)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以期在术前鉴别诊断方面提供一些参考。材料与方法共纳入了经病理证实的cHCC-CCA患者70例和ICC患者74例,所有患者的MRI增强检查均表现为动脉期边缘强化。回顾性分析cHCC-CCA和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MRI特征,比较cHCC-CCA和ICC患者的临床病理和MRI特征的差异。结果边缘强化的cHCC-CCA的肿瘤内出血(25.7%与9.5%,P=0.010)、非周边廓清(51.4%与9.5%,P<0.001)、强化包膜(60.0%与14.9%,P<0.001)、结中结征(7.1%与0%,P=0.025)及马赛克征(51.4%与2.7%,P<0.001)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ICC;相反,DWI序列的靶征(25.7%与52.7%,P=0.001)、延迟中央强化(38.6%与82.4%,P<0.001)及肝包膜回缩(31.4%与55.4%,P=0.004)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ICC。结论非周边廓清、强化包膜及结中结征、马赛克征等磁共振成像特征,结合AFP升高,将有助于鉴别动脉期边缘强化的cHCC-CCA和ICC。

  • 标签: 混合型肝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边缘强化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