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维综合护理策略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1年5月-2022年1月接诊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选70例均分为两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多维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血气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多维综合护理策略,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应用效果佳。

  • 标签: 重症肺炎 多维综合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以 ICU重症肺炎患者为例,对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以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在我院收治的 90例 ICU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4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45例采取全面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进一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三项指标水平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ICU重症肺炎患者采取全面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进一步促进生存质量的改善;因此,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ICU重症肺炎 全面整体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其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其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治愈率较高、并发症较少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两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医院接受系统诊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配入组,在常规止咳、平喘、祛痰及物理降温等常规处理下,A组(n=40)予以拉氧头孢钠治疗,B组(n=40)在A组用药基础上配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A、B组患者的用药疗效、肺炎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血清炎症水平变化情况等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与A组的总有效率(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患儿各项肺炎症状及体征(发热、咳嗽等)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前,A组与B组患者的IL-6、CRP等血清炎症指标值比较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B组的IL-6、CRP等血清炎症指标值较A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研究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痰热清注射液与拉氧头孢钠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且对缓解肺炎症状及体征、清除血清炎症因子、促进患儿恢复有明显助益,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痰热清注射液 拉氧头孢钠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 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76例我院收治 的ICU重症患者,治疗时间在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之间,随机均分为 38例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 38例给予 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情绪情况。结果:根据数据统计,在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明显劣于实验组患者,对比显著,P<0.05。 结论:对ICU重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 ICU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重症护理中疼痛评估与管理的有效性,以提高儿童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际病例分析,本研究的主论点是疼痛评估与管理在儿童重症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减轻疼痛症状、促进康复和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 标签: 儿童护理 重症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 康复速度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重症护理中疼痛评估与管理的有效性,以提高儿童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际病例分析,本研究的主论点是疼痛评估与管理在儿童重症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减轻疼痛症状、促进康复和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 标签: 儿童护理 重症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 康复速度
  • 简介:【摘要】:小儿呼吸内科病房感染情况的出现会对患者的健康情况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导致感染的因素以及针对感染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了本院呼吸内科出现病房感染情况的患者43例,对这些患儿发生病房感染的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研究出现感染因素的来源,探讨病房感染可能对患儿产生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呼吸内科小儿病房感染的发病因素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将感染因素分为腹泻感染和呼吸道感染这两个方面。对患儿发生病房感染的情况可以需要进行针对的护理,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病房感染对患儿健康的影响,同时可以减少感染源。结论:对呼吸内科小儿病房感染的护理需根据感染来源来进行具体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优质的护理能够从综合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和干预,起到提高小儿免疫力的效果,同时大大降低病房感染情况的发生,对患儿的健康形成有效保障。

  • 标签: 小儿呼吸内科 病房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哮喘应用无创呼吸机串联雾化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50例重症哮喘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串联雾化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重症哮喘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6.45±1.03)mmHg和血氧分压(PaO2)值(10.51±0.45)mmHg、酸碱平衡(PH)值(7.37±0.05)mmH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串联雾化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实施的加强护理在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雾化 重症哮喘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COPD重症老年患者给予心肺康复护理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于我院COPD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COPD老年患者给予心肺康复训练可促进肺功能康复。

  • 标签: 重症COPD 老年患者 心肺康复训练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通外科病区安全防护管理流程及对策。方法制定规划病区安全防护管理方案,拟定管理流程,即把好"四个安全防护管理环节",做到确保病区安全,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按制定的安全防护管理流程,保证了病区安全、医护人员安全,病人和陪护家属安全,无疫情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制定的病区安全防护管理流程,四个安全防护管理环节,能有效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感染 普通外科 感染控制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儿童支气管肺炎应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本院接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 76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划分成试验组 (n=38) 、对照组 (n=38) 。对照组患儿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 试验 组患儿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及 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治疗。 结果: 试验组患儿咳痰咳嗽消失时间( 4.6±1.4) d、气促消失时间( 3.5±1.1) 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2.3±1.4) d、住院时间( 6.8±1.7) d;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94.7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81.58%。 结论: 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使用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及 吸入性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治疗 ,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儿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支气管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本中心实施180例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A组,同时进行常规开放手术120例(B组),两孔腹腔镜手术60例(C组)。对比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瘢痕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单孔、两孔组与开腹组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两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高位结扎;直视下探查嵌顿疝内容物损伤情况;可以探查对侧有无隐性疝。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 标签: 外科手术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儿童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满意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本院中2021年8月--2022年8月间接收的200例危重症肠内营养患者为实验对象,分成对照组(n=100)与实验组(n=100),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对照组与实验组内患者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改善,而实验组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98(98.00%),高于对照组的78(78.00%),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实验组各项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经对比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营养支持完成后,实验组患者营养状态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P<0.05)。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中加大推广力度,并投入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危重症 护理方案 满意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郴州地区37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人确诊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营养干预初探。方法选择2020年1月23日至4月20日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普通型COVID-19患者37例,设计营养食谱,由医院提供全天膳食,食物摄入不足者提供口服营养补充。收集患者人口学、流行病学资料及住院第1、5、10天营养相关指标,了解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况。结果37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第1天观察:31例(83.8%)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3分,32例(86.5%)食物摄入量减少,25例(67.6%)血糖≥6.1 mmol/L,15例(40.5%)C反应蛋白>8 mg/L,10例(27.0%)淋巴细胞总数<4×109/L,4例(10.8%)血红蛋白<110 g/L,5例(13.5%)白细胞介素6>7 pg/L。通过给予医院膳食及口服营养补充后,患者平均体重、体重指数在第5天较第1天有所下降(P<0.05),第10天体重及体重指数较第1天无差别(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第5、10天较第1天下降(P<0.05);食物摄入量减少患者第5天为23例(62.2%),第10天仅有4例(10.8%);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在第10天较第1天上升(P<0.05);血糖、白细胞介素6在第5、10天较第1天下降(P<0.05);血钙、CD3+CD4、淋巴细胞总数在第5、10天较第1天有所上升(P<0.05);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第10天较第1天有所下降(P<0.05)。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营养干预,可改善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红蛋白、血糖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sepsis)患儿转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4 h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下简称为24 h-LDH水平),对其疾病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4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PICU住院治疗的32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年龄、住院时间、24 h-LDH水平、感染性原发性疾病的受累器官和(或)系统、器官损伤、出院转归等临床病例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对患儿年龄、住院时间、24 h-LDH水平等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对24 h-LDH水平分别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和出院转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脓毒症患儿24 h-LDH水平预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SS)、MODS及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24 h-LDH水平,对预测严重脓毒症、SS、MODS及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预测上述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①脓毒症、严重脓毒症、SS患儿发生MODS发生率分别为27.5%(30/109)、68.8%(121/176)和78.0%(32/41),死亡率分别为0、8.0%(14/176)和22.0%(9/41)。②脓毒症、严重脓毒症、SS患儿24 h-LDH水平中位数分别为718 U/L(560~976 U/L),871 U/L(666~1 972 U/L)和1 588 U/L(799~2 150 U/L),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45,P=0.008)。发生MODS患儿的24 h-LDH水平中位数为713 U/L(571~967 U/L),显著低于未发生者的1 002 U/L(706~2 150 U/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45,P<0.001)。痊愈、好转、放弃和死亡患儿24 h-LDH水平中位数分别为712 U/L(584~945 U/L)、824 U/L(605~1 200 U/L)、1 311 U/L(716~2 150 U/L)和2 150 U/L(1 380~2 150 U/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38.105,P<0.001)。③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4 h-LDH水平分别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是否发生MODS呈正相关关系(rs=0.290、0.319,P<0.001),24 h-LDH水平与脓毒症患儿出院转归呈负相关关系(rs= —0.387,P<0.001)。④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24 h-LDH水平预测患儿发生严重脓毒症、SS、MODS及死亡的ROC-AUC分别为0.658(95%CI:0.598~0.719,P<0.001),0.671(95%CI:0.583~0.759,P<0.001),0.685(95%CI:0.628~0.742,P<0.001)和0.788(95%CI:0.698~0.879,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患儿发生上述4种情况时,血清LDH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 294.0 U/L、1 307.0 U/L、1 318.5 U/L和1 323.0 U/L(血清LDH水平正常参考值上限为618 U/L),此时对于预测患儿发生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MODS和死亡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39.2%、63.4%、43.7%和82.6%,87.2%、74.7%、78.2%和73.9%。⑤24 h-LDH水平>1 236 U/L的脓毒症患儿的MODS发生率,是24 h-LDH水平≤1 236 U/L者的4.565倍(OR=4.565,95% CI:2.662~7.830,P<0.001)。⑥患儿出院转归情况为死亡、放弃、好转的与痊愈发生可能性比较,24 h-LDH水平>1 236 U/L患儿,分别较24 h-LDH水平≤1 236 U/L者增高25.175倍(OR=25.175,95%CI:7.741~81.875,P<0.001),增高5.979倍(OR=5.979,95%CI:3.142~11.380,P<0.001),增高1.619倍(OR=1.619,95%CI:0.824~3.182,P=0.162)。结论脓毒症患儿24 h-LDH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是否发生MODS及出院转归情况均有关,尤其是24 h-LDH水平>1 236 U/L,可考虑作为预测脓毒症患儿发生MODS风险及判断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脓毒症 重症监护病房,儿科 乳酸脱氢酶类 休克,脓毒性 多器官功能障碍 转归 ROC曲线 Logistic模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腹痛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心理机能评分、自我能动意识评分、社会生活评分、心理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腹痛持续时间、腹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2±3.3)d、(5.5±4.8)d、(25.6±12.2)d,均低于对照组(8.5±6.1)d、(11.6±6.9)d、(34.4±1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心理机能、自我能动意识、社会生活、心理情绪评分分别为(26.2±5.8)分、(35.4±8.5)分、(26.7±4.5)分、(13.4±4.5)分,均高于对照组(13.8±7.2)分、(19.2±9.1)分、(22.7±7.8)分、(10.9±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7%(44/48),高于对照组75.0%(3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