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65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要低/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疾病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 胆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6月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7~12月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ITHBC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均采取6个月随访干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危险因素认知情况、护理效果及依从性。结果实施ITHBC的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ITHBC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认知评分、躯体症状、躯体活动程度、满意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THBC的健康教育是冠心病二级预防和心脏康复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能力,促进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健康行为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增强其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意识,对患者预后及康复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ITHBC理论 动机性访谈 健康教育 冠心病 PCI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术式及测量部位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超声流量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在本院行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30例,按照不同吻合术式分为端端吻合组(10例)和端侧吻合组(2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患者首次内瘘穿刺前,测量计算肱动脉、桡动脉、自体内瘘血流量及相关血流参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狭窄、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的评估时间分别为(7.9±2.4)、(7.2±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组患者术后的吻合口内径为(3.8±1.1)mm,头静脉直径为(4.7±1.0)mm,头静脉(内瘘)血流量为(524.7±116.1)mL/min;端侧吻合组患者术后的吻合口内径为(7.9±2.1)mm,头静脉直径为(5.2±1.1)mm,头静脉(内瘘)血流量为(877.2±442.3)mL/min,两者在吻合口内径及内瘘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内瘘直径及头静脉与桡动脉的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血流量两两间都呈线性相关(P<0.05);吻合口大小与头静脉流量间呈线性相关(P=0.045)。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较端端吻合术后血流量更好。若考虑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须适当限制吻合口大小,此时端端吻合术式可作为第一选择。建议通过多普勒超声直接测量头静脉流量来评判内瘘成熟情况,肱动脉流量可作为内瘘功能的监测指标。

  • 标签: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动静脉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及治疗现状。方法采用网络数据库形式收集2019年湖北省15个市(州)62家医院7 47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男性4 749例,女性2 725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17~96岁)。根据患者入院第1次和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值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前和术后贫血,90~<120 g/L(男性)或90~<110 g/L(女性)为轻度贫血,60~<90 g/L为中度贫血,<60 g/L为重度贫血。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全部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为38.60%(2 885/7 474),术后贫血发生率为61.40%(4 589/7 474)。术前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26.86%(775/2 885),术后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为14.93%(685/4 589)。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医院术前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分别为26.12%(649/2 485)、32.32%(85/263)、29.93%(41/137),术后贫血患者中接受治疗的比例分别为14.61%(592/4 052)、22.05%(73/331)、9.71%(20/206)。术前贫血组患者术中输血比例[16.74%(483/2 885)比3.05%(140/4 589),χ²=434.555,P<0.0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78%(513/2 885)比14.08%(646/4 589),χ²=18.553,P<0.01]高于非贫血组,术前贫血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非贫血组[(14.1±7.3)d比(13.3±6.2)d,t=5.202,P<0.01]。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贫血发生率较高,术前贫血可增加患者术中输血需求并影响短期预后。目前湖北省胃肠外科医师的围手术期贫血规范化治疗理念有待提高。

  • 标签: 胃肠肿瘤 贫血 围手术期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