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作者: 杨帆 管晓燕 刘建国 肖琳琳 岳超弈 龙茜 廖成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二组,遵义 563000,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二组,遵义 563000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遵义 563000,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口腔疾病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遵义 563000,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遵义 563000
  • 简介:摘要叉头框蛋白O1(FOXO1)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口腔细胞中,研究证实FOXO1能够抑制肿瘤细胞氧化应激、干细胞性和上皮间质转化,并促进肿瘤细胞自噬和凋亡。FOXO1可作为治疗口腔细胞的潜在靶点。

  • 标签: 叉头框蛋白O1 口腔肿瘤
  • 简介: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 标签: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与开放食管手术短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于我院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 150例,胸腹腔镜联合手术 80例,开放手术 7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加 [(25.68±7.51枚比 15.47±6.72枚 ), 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 [(80.62±36.73ml比 150.85±86.98ml), P<0.05] ,术后住院时间缩短 [(11.47±6.21天 比 (15.68±7.84)天, P<0.05],较低的肺炎发生率 [(8.34%比 15.67%), 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全球生活质量、情绪功能、疼痛等均优于开放组 (均 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等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食管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短期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腹腔镜联合手术 开放手术 食管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患者住院期间行心理护理对其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心理护理下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宫颈患者60例进行研究,采取自然分组形式,对1/2患者施行基本护理,对另1/2患者施行基础联合心理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量表指数,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方面的估分,并统计出院前期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后期的情绪较为积极,负性情绪基本控制在正常指数,对照组(基本护理)生活质量估分偏低,且出院前患者的自评满意度略低,(P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颈癌 情绪 生活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在行腺叶切除时是否需要同期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仍有较多争议。本文主要叙述性别、年龄、多病灶、病灶大小、肿瘤位置、被膜侵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等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总结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需要考虑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细胞(RCC)血清p53、转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的RCC患者101例,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p53、TGF-β1、VEGF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病理学分级的提高,血清中p53和VEGF水平指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分级Ⅰ级的TGF-β1水平较Ⅲ级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血清中p53、TGF-β1、VEGF水平指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RCC患者病理学分级与血清中p53、VEGF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与血清中p53、TGF-β1、VEGF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53、VEGF在RC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表达与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53、VEGF可作为判断RCC的预后指标。

  • 标签: 肾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IMB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食管手术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食管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IMB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自我效能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以IMB模型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干预后,研究组的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以IMB模型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食管手术患者中,能够显著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其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IMB模型 食管癌 康复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143-3p靶向调控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3-3p与KRAS基因的靶向关系。将购自上海中国科学院的胃癌细胞株转染分组,将筛选人胃癌细胞株按照不同转染构建分为6组,miR-143-3p mimic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miR-143-3p Inhibitor NC组、miR-143-3p mimic组、miR-143-3p Inhibitor组、si-KRAS NC组、si-KRAS组、miR-143-3p Inhibitor+si-KRAS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及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KRAS是miR-143-3p靶基因。miR-143-3p mimic组的miR-143-3p表达量高于NC组(t=17.630,P<0.05),在miR-143-3p inhibitor组中表达量低于NC组(t=20.7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miR-143-3p mimic组(mRNA:KRAS为1.00±0.05比0.33±0.03,t=19.900;ERK为1.00±0.05比0.27±0.01,t=24.800;JNK为1.00±0.06比0.60±0.04,t=9.608;E-cadherin为1.00±0.04比1.69±0.06,t=16.570;N-cadherin为1.00±0.03比0.54±0.04,t=15.930;Snail为1.00±0.05比0.39±0.03,t=18.120;蛋白:KRAS为0.54±0.04比0.23±0.01,t=13.020;ERK为0.63±0.04比0.30±0.01,t=13.860;JNK为0.71±0.05比0.33±0.02,t=12.220;E-cadherin为0.85±0.05比1.20±0.06,t=7.762;N-cadherin为0.44±0.03比0.36±0.02,t=3.843;Snail为0.50±0.03比0.25±0.01,t=13.690)中KRAS、p-ERK/ERK、p-JNK/JNK、N-cadherin和Snail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NC组,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高于NC组,细胞增殖(miR-143-3p mimic组:48 h为1.124±0.060比0.978±0.050,t=3.238;72 h为2.545±0.120比2.122±0.110,t=4.501;si-KRAS组:48 h为1.140±0.060比1.020±0.060,t=2.449;72 h为2.500±0.120比2.070±0.100,t=4.768)及侵袭能力(miR-143-3p mimic组:210.00±10.00比110.00±7.00,t=14.190;si-KRAS组:215.00±12.00比100.00±6.00,t=14.850)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miR-143-3p Inhibitor组前述趋势逆转(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143-3p抑制靶向KRAS基因表达,阻断MAPK/ER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人胃癌增殖侵袭,并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进程。

  • 标签: 微小RNA 胃癌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段及胸上段食管患者根治性放疗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ENI)联合奈达铂化疗与累及野照射(IFI)联合奈达铂化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海安市中医院颈段及胸上段食管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I组及IFI组,各39例。其中ENI组采用ENI联合奈达铂化疗,IFI组采用IFI联合奈达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疗效及肺照射剂量,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IFI组分别为69.23%(27/39)、82.05%(32/39),ENI组分别为64.10%(25/39)、74.36%(29/3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1;χ2=0.68,P=0.411)。IFI组肺照射剂量V5 Gy、V20 Gy均低于ENI组(均P<0.05)。IFI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均低于ENI组(均P<0.05)。截至随访结束,IFI组、ENI组生存率分别为76.92%(30/39)、66.67%(26/39),两组总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300)。结论根治性放疗ENI与IFI联合奈达铂化疗治疗颈段及胸上段食管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当,但IFI能减少肺照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食管肿瘤 颈段及胸上段 根治性放疗 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 累及野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