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为提高我院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ICD-9-CM-3编码质量,归纳总结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编码规则,为编码员在阅读此类病案时提供手术编码标准及附加编码方案,编码员需仔细阅读完整病案及手术记录,以求更加准确的编码此类手术。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ICD-9-CM-3 编码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价冠脉病变最基本的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一直以来,心血管领域关于冠心病的认识都是基于这项检查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与动脉狭窄程度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观念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易损斑块绝大数会引起血管腔的轻、中度管腔狭窄。轻、中度管腔病变比解剖上及功能上重度管腔病变引发的心肌梗死风险更高。然而,随着近年医学观念的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的更新,这个观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 标签: 冠心病 心肌梗死 斑块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原始Patlak Plots法,应用两次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Double FLASH)冠状动脉CTA(CCTA)评估心肌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负荷动态心肌CT灌注(CTP)+CTA扫描的非缺血性心脏病受试者。入组患者年龄>18岁且CTA上无中度以上狭窄。使用FRONTIER平台分析软件进行动态CTP分析,并计算心肌血流量(MBFCTP)。通过测量Double FLASH扫描2个时间点的主动脉和心肌的CT衰减值来计算MBFCTA。使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性和Bland-Altman分析比较MBFCTP和MBFCTA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0例受试者。MBFCTA与MBFCTP存在线性相关,室间隔中部:MBFCTA=0.936MBFCTP-11.999,r²= 0.600,P<0.01;左心室游离壁:MBFCTA=1.010MBFCTP-9.206,r²=0.448,P<0.01;心尖部:MBFCTA=0.822MBFCTP+16.904,r²=0.375,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MBFCTA与MBFCTP的测量结果无显著偏差。与动态CTP扫描[(4.33±1.89)mSv]相比较,Double FLASH扫描明显降低了辐射剂量[(1.38±0.19)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8,P=0.030)。结论本研究以CTP为参考标准,验证了基于Patlak Plots理论、利用Double FLASH CCTA图像计算MBF方法的可行性和一致性,该方法有潜力为同时评估冠状动脉与心肌缺血状态的一站式检查拓展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3例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泡样动脉瘤4例,载瘤动脉或瘤颈撕裂6例,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中对血泡样动脉瘤和撕裂的动脉瘤采用缝合技术重塑载瘤动脉或瘤颈,对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行搭桥,其中成功夹闭12例,1例术后再出血后死亡。1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0±3.7)个月(7~19个月),术后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血管狭窄。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Ⅴ~Ⅳ级)10例,恢复较差(Ⅲ级)2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3例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泡样动脉瘤4例,载瘤动脉或瘤颈撕裂6例,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中对血泡样动脉瘤和撕裂的动脉瘤采用缝合技术重塑载瘤动脉或瘤颈,对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行搭桥,其中成功夹闭12例,1例术后再出血后死亡。1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0±3.7)个月(7~19个月),术后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血管狭窄。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Ⅴ~Ⅳ级)10例,恢复较差(Ⅲ级)2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确保公路桥梁现浇盖梁支架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重点掌握公路桥梁现浇盖梁支架的关键施工技术,包括钢筋安装、支架质量控制、模板安装、混凝土施工等,以及支柱的拆除,以及盖梁混凝土的铸造工艺应优化。采用这些有效的策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 标签: 公路桥梁 现浇盖梁 支架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 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确定地基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原位测试方法。平板载荷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是由①承压板 、 ②试验加载设备(采用油压千斤顶)、③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提供反力)、④荷重测量(荷重传感器)、⑤沉降测量(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⑥基准梁(固定仪表夹具)这六部分所组成,一种平板载荷地基承载力基准梁支架设计属于第⑥部分装置。 传统 基准梁支架 是由钢管扣件组装形成或用混凝土支墩做 基准梁 支架来完成 试验检测任务, 传统支架存在着拆装繁琐、体积较大、 效率低及 易造成数据误差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平板载荷 地基承载力 基准梁支架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爆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已在中国多个地区流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国家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病例,全球流行成为大概率事件。笔者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全国多地抗疫一线在智能医学应用方面的经验,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原则的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本专家共识,重点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智能医学在预防、预警、监控、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为新冠肺炎的防控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智能医学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重型和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常发生于高龄及多合并疾病患者,严重低氧事件是造成部分病例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危重型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针对可能的病生理异常,及早开始无创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严密监护氧合情况、降低患者氧耗量、积极心理干预、迅速处理低氧事件是无创通气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积极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合理的营养支持、准确的容量控制和安全个体化的血糖监控等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通气 严重低氧事件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桡动脉径路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380例经桡动脉径路心脏介入诊疗的患者并发症情况并提出今后的预防措施。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其中前臂疼痛3.95%,动脉痉挛2.10%;;穿刺部位肿胀1.05%,桡动脉闭塞0.53%,假性动脉瘤0.53%,无严重出血、动静脉瘘、腹膜后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及神经损伤等发生。结论桡动脉径路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少,预防重点在于熟悉操作技巧及掌握好术后止血时间。

  • 标签: 桡动脉径路 并发症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分析甘肃省首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家族聚集性疫情中7例COVID-19患者及1例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特征。首例患者A于2020年1月22日发病,有武汉居留史,1月24日确诊COVID-19重症病例;患者B,2020年1月23日发病,1月31日确诊,重症病例;患者C无症状,1月27日确诊;患者D无症状,1月27日确诊;患者E,1月24日发病,1月28日确诊;患者F无症状,1月31日确诊;患者G无症状,1月31日确诊;密切接触者H无症状,PCR连续检测阴性,无症状,提前出院。7例患者中,1例(B)加重死亡,其他患者经过积极救治,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除了出院病例外,有5例COVID-19特异IgM抗体检测阳性,1例检测阴性。此次聚集性暴发,4例患者始终无症状,但PCR和IgM抗体检测阳性,说明无症状者可能是此次控制疫情的关键节点,对于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但明确有毛玻璃样肺部病变的患者进行特异性IgM抗体筛查对病例早发现早隔离至关重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家庭聚集性 免疫球蛋白M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武汉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并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更好地增强泌尿外科医护人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结合本专业临床诊疗工作特点及疫区防控措施和经验,起草了泌尿外科诊疗工作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建议,以供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参考。

  • 标签: 泌尿外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有效、易行、成本低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取幼鼠胸主动脉,分别用酶消化法、机械刮取法、组织块贴壁法、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消化、传代,观察细胞形态,VIII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确定建立动脉内皮细胞体外细胞模型的最有效、易行的培养技术。结果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细胞纯度和细胞活力都远较酶消化法、机械刮取法、组织块贴壁法高。结论瞬间热处理植环法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可获取数量多、纯度高、活性好的细胞,是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最有效、易行的培养技术。

  • 标签: 大鼠 主动脉 内皮细胞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行颈动脉CDFI和DSA检查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72例,将患者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6类:正常、轻度狭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狭窄程度为30%~69%)、重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0%~94%)、次全闭塞(狭窄程度为95%~99%)和完全闭塞(狭窄程度为100%),比较CDFI和DSA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并以DSA为金标准探讨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采用Kappa分析评价2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72例患者共计344条颈内动脉中,CDFI检查显示正常179条,轻度狭窄15条,中度狭窄66条,重度狭窄61条,次全闭塞13条,完全闭塞10条;DSA检查显示正常160条,轻度狭窄32条,中度狭窄84条,重度狭窄45条,次全闭塞14条,完全闭塞9条;CDFI和DSA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48.0% vs. 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为94.5%,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100%。DSA检查和CDFI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检查无创、性价比高,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作为颈动脉狭窄术前筛查、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类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病例特征及血管内支架治疗手术特点。方法总结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36例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90%的复杂病例,其中狭窄程度95%~99%次全闭塞22例,狭窄对侧颈内动脉闭塞6例,主动脉弓及颈动脉严重扭曲高龄患者4例,狭窄远端颈内动脉成角扭曲距离过近4例。分析以上4种类型复杂病例的病变特点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脑血流代偿情况,总结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技巧,注重个体化手术计划及围手术期处理、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血运重建结构的变化,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年观察再狭窄及相关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次全闭塞患者全部采用近端血流保护装置行颈动脉支架成形(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1例手术失败,2例二期支架植入;对侧闭塞患者采用术前镇静、适当升压以及缩短阻断时间的方法完成手术;路径扭曲支撑力不足患者采用同轴多导丝多次交换长鞘辅助技术操作;狭窄远端成角患者,支架近端释放2例,跨成角释放后血流无影响1例,跨成角释放后血流受影响而放弃手术1例。手术成功34例(94.4%),狭窄程度由术前(93.1±3.2)%降至术后(21.5±4.8)%;中3例出现一过性失语、对侧肢体偏瘫缺血症状。随访1年无脑出血、脑梗死事件发生,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CAS治疗复杂类型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时需注意个体化细节管理及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颈动脉 重度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复杂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孕妇的临床特点及胎盘病理学变化,并评估有无宫内垂直传播的可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2020年2月4日接收的3例确诊2019-nCoV感染孕妇的患者资料,收集胎盘组织、肺部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胎盘组织内2019-nCoV病毒核酸序列。结果3例确诊2019-nCoV感染孕妇均为妊娠晚期,急诊入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3例均伴有发热(1例产前发热,2例产后发热),不伴有明显的白细胞减少及淋巴细胞减少;3例新生儿咽拭子2019-nCo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仅1例因早产儿低体重转入新生儿科;截至2020年2月25日,3例产妇均未进展为重症或死亡(2例治愈出院,1例转至方舱医院隔离治疗)。胎盘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1例合并绒毛膜血管瘤,另1例伴有多灶性梗死;3例镜下均有不同程度的绒毛间质内或绒毛周围纤维蛋白沉积,局部合胞体小结增多;未查见绒毛炎或绒毛膜羊膜炎。3例胎盘组织2019-nCoV核酸检测均阴性。结论该组3例妊娠晚期2019-nCoV感染孕妇的临床表现与非妊娠期患者相似,未发现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病理学分析提示胎盘组织缺乏病毒感染相关形态学改变,未发现宫内母胎垂直传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孕妇 肺炎 临床特点 胎盘病理 垂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市密云地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并探讨密云地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于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调查北京市密云区部分社区人员中随机抽取300人,以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等形式获取相关资料,按照ASO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分析本地区可能与ASO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同一年龄组间相比,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的人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生活中严格治疗常见的基础疾病可以减少ASO发病的可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并筛窦开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6年9月84例鼻息肉病人并分组。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并筛窦开放治疗。比较两组鼻息肉手术治疗总有效率;窦口开放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时间;干预前后患者QOL评分;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鼻息肉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窦口开放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腔黏膜上皮化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并筛窦开放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窦口开放和腔黏膜上皮化,减少分泌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息肉摘除术 筛窦开放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肺功能成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肺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肺功能检查及CT肺功能成像检查。使用Philips IntelliSpace Porta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全肺、左肺、右肺及5个分肺叶的双气相CT定量值。根据出院后深吸气相肺部CT图像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残留病灶组、有残留病灶组。采用χ²检验比较2组恢复期临床肺功能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间各临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肺总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等]及各CT肺功能指标[肺容积(LV)、平均肺密度(MLD)、吸气相与呼气相肺容积改变量(∆LV)]的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OVID-19恢复期患者CT肺功能成像与临床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纳入90例COVID-19患者中,男35例、女55例;无残留病灶组45例、有残留病灶组45例。53例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存在临床肺功能异常,其中无残留病灶组22例,有残留病灶组31例。有残留病灶组患者中,吸气相、呼气相左肺下叶和右肺下叶LV,左肺下叶和右肺下叶∆LV小于无残留病灶组,吸气相全肺、左肺、右肺、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下叶MLD,呼气相左肺下叶、右肺下叶MLD大于无残留病灶组(P<0.05)。由于无残留病灶组与有残留病灶组患者FEV1/FVC、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FEV1/FVC、FVC%合并,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EV1/FVC=91.765-0.016×LV吸气相右肺中叶+0.014×MLD呼气相左肺下叶(R²=0.200,P<0.001),FVC%=-184.122-0.358×MLD吸气相右肺-0.024×∆LV左肺上叶(R²=0.261,P<0.001)。TLC%在无残留病灶组与有残留病灶组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分组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在无残留病灶组中,TLC%=80.645+0.031×LV呼气相右肺下叶(R²=0.132,P<0.001);有残留病灶组中,TLC%=-110.237-0.163×MLD吸气相右肺上叶-0.098×MLD呼气相左肺上叶-0.025×LV呼气相右肺下叶(R²=0.473,P<0.001)。结论CT肺功能成像可对全肺、单侧肺及分肺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反映局部肺功能情况,为COVID-19恢复期患者肺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功能检查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受到了一定影响和冲击。2020年2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专家共识》在线发布,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早期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和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了有力指导。根据疫情发展,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疾病名称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因此,2020版专家共识不再适用于疫情防控新阶段的严重创伤紧急救治。为确保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创伤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牵头,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严重创伤紧急手术及感染防护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Delphi法专家咨询投票,从相关定义、感染防护、紧急手术和术后管理4个方面提出16条推荐意见,为疫情防控新阶段严重创伤救治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损伤严重度评分 创伤和损伤 急救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