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CPR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行CPR治疗的171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CRP治疗是否成功将其分为CPR成功组与CPR失败组,观察影响急诊CPR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171例行CPR干预急诊患者,CPR成功为35例,复苏成功率为20.47%,失败136例,复苏失败率为79.53%,对影响急诊CPR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在抢救时间、抢救地点、抢救半径、气管插管、除颤、病因等方面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胺碘酮用量、性别方面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CPR成功率有待提升,而抢救时间、抢救地点、抢救半径、气管插管、除颤、病因均为影响CPR成功因素,提示抢救医务人员应依据上述情况针对性予以干预,如积极气管插管、除颤等,最大程度提升急诊CPR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CPR 成功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精准心肺复苏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使用“精准心肺复苏模式”前入院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使用“精准心肺复苏模式”后入院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ROSC(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ROSC、24小时存活率、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GCS)也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展开“精准心肺复苏模式”,能够有效提高24小时存活率,促进患者自主循环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心脏骤停 精准心肺复苏模式 自主循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