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去切治疗甲状腺乳头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乳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的手术方法选择中,甲状腺全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术 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腹腔应用3-D弧面补片修补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病人124例,均采用腹腔下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TAPP),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应用3-D弧面补片,对照组62例应用普通平片,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积液与疼痛、异物等不适、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治疗组80.4分钟,低于对照组102.8分钟),t检验P值小于0.05, 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出现异物等不适2例,发生率3.2%,低于对照组(14例,22.3%),卡方检验(4.002),P值小于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术后积液2例,发生率3.2%,低于对照组(术后积液5例,8.1%),卡方检验(1.145),P值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疼痛、进食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天数两组无差异,观察期内均无无复发病例。结论 应用3-D弧面补片行腹腔下经腹腔腹膜前修补(TAPP),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异物等不适感,改善病人术后舒适度,同时有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肝移植联合新辅助治疗根治性肝切除治疗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的生存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可手术切除的64例肝门部胆管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1.2岁。其中行根治性肝切除45例纳入肝切除组,肝移植联合新辅助治疗(体外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静脉滴注、经导管内放疗、卡培他滨口服)19例纳入肝移植组。比较两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肝移植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5%、73.7%、63.2%,优于肝切除组80.0%、53.3%和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组术后肿瘤复发率31.6%(6/19),低于肝切除组60.0%(2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行亚组分析,无淋巴结转移(N0)且切缘阴性(R0)的患者,肝移植组(n=13)与肝切除组(n=29)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区域淋巴结受侵(N1)R0切缘的患者,肝移植组(n=6)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3%、66.7%、50.0%,优于肝切除组(n=14)64.3%、28.6%、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0R0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患者,建议行肝切除;对于N1R0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患者,肝移植联合新辅助治疗方案比肝切除生存率更佳。

  • 标签: 肝移植 肝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 肝门部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与侧侧吻合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根治性全胃切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5例,女20例;年龄为(58±10)岁,年龄范围为36~84岁。85例患者中,46例行腹腔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设为半端端吻合组;39例行腹腔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侧侧吻合,设为侧侧吻合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吻合口狭窄及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及中死亡情况。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肿瘤近切缘距离、食管空肠吻合时间、辅助切口长度分别(2.3±0.9)cm、(32±3)min、(7.5±1.6)cm和(1.6±1.0)cm、(42±5)min、(4.8±1.2)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4,10.177,8.734,P<0.05)。侧侧吻合组1例患者中行食管空肠吻合时,近端空肠被直线切割吻合器刺穿致空肠破裂,予中切除破裂段空肠,游离空肠系膜再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2)术后情况: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分别为1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患者均通过输血、内下止血等保守治疗好转;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侧侧吻合组1例)经腹腔穿刺引流、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侧侧吻合组2例)经抗感染、穿刺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5例、侧侧吻合组3例)经抗感染、雾化祛痰等治疗痊愈;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2例、侧侧吻合组1例)经抗感染、腹腔穿刺引流痊愈;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1例)经换药、抗感染治疗痊愈。(3)随访情况:8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随访期间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死亡分别为3例和2例,吻合口狭窄分别为0和2例,无吻合口复发。结论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根治性全胃切除中肿瘤近切缘距离更长、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更短、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情况更少;侧侧吻合辅助切口长度更短。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Roux-en-Y吻合术 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 食管空肠侧侧吻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配合唑来膦酸治疗灶骨转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116例的灶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放疗,研究组患者在放疗同时联合唑来膦酸,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及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配合唑来膦酸治疗灶骨转移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放疗 唑来膦酸 癌灶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入院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感染性胰腺坏死合并胃肠道瘘是继发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于合并十二指肠内瘘的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患者,笔者利用胃腔穿刺点和十二指肠内瘘口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病灶内冲洗和“体位引流”,有助于减少内清创次数、缩短住院时间,获得了成功。

  • 标签: 感染性胰腺坏死 十二指肠内瘘 超声内镜 体位引流
  • 简介:近5年来,我科室使用苯那普利联合尿毒清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51例(I型12例,Ⅱ型3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除外糖尿病发病之前的高血压及其他肾脏疾病。男21例,女30例年龄52-71岁,平均63.2岁。病程1-9年,平均6年。

  • 标签: 苯那普利 尿毒清 联合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满意度。方法选取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干预(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且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82.5%;两组各比较结果均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应用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率,同时提高治疗质量,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隙性脑梗死(acute lacunar infarction,ALI)和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是脑小血管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联系密切,本研究拟探讨WMHs偏侧性对ALI位置的影响。材料与方法连续性纳入ALI伴有WMHs患者61例,男性41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5.7±12.6)岁。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包括常规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采用改良Scheltens量表在FLAIR序列分别评估左右大脑半球WMHs,比较WMHs对称组与偏侧组基线资料,进一步分析WMHs不同类型与ALI位置的相关性。结果61例患者中,根据左右大脑半球WMHs评分差值分WMHs对称组(<3分)33例,WMHs偏侧组(≥3分)28例,两组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卒中史、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发病时间(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ALI,位于左侧大脑半球34例,位于右侧大脑半球27例,WMHs对称组中左右大脑半球ALI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 vs 13)(P>0.05);WMHs偏侧组中,左偏组(13例)的左侧半球ALI多于右侧半球(12 vs 1),右偏组(15例)的右侧半球ALI多于左侧半球(13 vs 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本研究发现,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的ALI多位于WMHs边缘区域。结论脑白质高信号偏侧患者中,白质损伤严重的大脑半球更容易发生急性缺血,且缺血灶多位于白质高信号的边缘。

  • 标签: 腔隙性 白质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大脑偏侧性 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脑卒中康复干预与治疗的过程中,选择中医针灸辅助进行治疗之后的效果情况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临床相关干预与康复治疗之后的效果情况。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确诊为脑卒中需要进行康复干预的群体中选取70例加以对比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组,设定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仅有康复干预方法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早期康复干预,而观察组则进一步选择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分别加以治疗之后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Fugl-Meyer评分)、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和康复治疗满意率情况加以观察,评价临床康复治疗干预之后的效果。结果 分别加以康复干预之后的结果观察对比发现了一个成效的特异性差异之处,其中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P<0.05),而康复治疗满意率也明显要更高一些(P<0.05),展现出了鲜明的干预效果不同。结论 临床对于脑卒中进行康复干预与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针对性的中医针灸治疗之后的效果相对更好一些,带来的影响更加积极,有助于促进疾病情况的优化和改善,并促进肢体功能、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的转归与优化。

  • 标签: 中医治疗 针灸治疗 康复干预 效果 对比 生活能力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舒利迭吸入联合顺尔宁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满意度。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舒利迭吸入联合顺尔宁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且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82.5%;两组各比较结果均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联合顺尔宁治疗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率,同时提高治疗质量,舒利迭吸入联合顺尔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利迭吸入 顺尔宁 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最大内切球法分析单侧髋臼周围截骨(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对女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骨产道影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2例行单侧PAO手术的育龄女性DDH患者,采集手术前后骨盆CT的"DICOM"数据,用最大内切球法在医学影像交互软件(the medical imaging interaction toolkit,MITK)上测量25层骨产道的大小(即最大内切球直径)。于手术前后骨盆站立正位X线片上测量外侧中心边缘(lateral center edge,LCE)角、髋臼倾斜角(Tönnis角)和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根据LCE角大小将患者分为严重组(LCE≤0°)和非严重组(0°<LCE<20°)。结果PAO术后坐骨棘以上(1~20层)骨产道变窄,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的均值范围为0.86~5.95 mm;坐骨棘以下(21~25层)手术前后最大内切球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髋臼截骨块前上缘(1~13层)变窄明显(手术前后差值的均值范围为4.23~5.95 mm);髋臼截骨块前缘耻骨支下缘与闭孔后缘上部之间的区域(5~10层)变窄最多(5.62~5.95 mm)。手术前后骨产道最窄位置均在坐骨棘平面(20层),术前最大内切球直径为(105.34±7.16)mm,术后为(104.47±7.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32)。髋关节旋转中心内移与1~2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Tönnis角变小与1~10层骨产道变窄呈正相关,LCE增大与2~5层骨产道变窄呈负相关(P<0.05)。髂坐线与股骨头内缘的距离对1~20层骨产道大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0.27~0.50,P<0.05)。身高与术前、术后骨产道最窄部位的大小呈正相关(r=0.565,r=0.586,P<0.001)。严重组与非严重组手术前后骨产道及骨产道变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0.655,P>0.05)。结论单侧PAO引起坐骨棘以上骨产道变窄,轻度影响骨产道最窄位置(坐骨棘水平)。单侧PAO不会影响骨产道正常的DDH育龄女性患者正常胎儿的正常分娩。

  • 标签: 髋脱位,先天性 截骨术 分娩,产道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冬氨酸转氨酶与淋巴细胞比值(ALR)、谷氨酰转移酶与淋巴细胞比值(GLR)、天冬氨酸转氨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AAR)在肝细胞肝移植后肿瘤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78例肝细胞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56例,女22例;年龄为(54±9)岁。所有患者为首次原位肝移植。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各指标对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及截断值。(3)影响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4)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前进法。采用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以曲线下面积进行效能评价。结果(1)随访情况。178例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1~74)个月,其中41例随访期间死亡;61例肿瘤复发,117例无肿瘤复发。肝移植后患者3年、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2.8%、69.9%和57.3%、52.8%。(2)各指标对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及最佳截断值。受者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最大径、ALR、G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AA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70、0.69、0.65、0.64、0.65[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68~0.83、0.61~0.79、0.61~0.77、0.57~0.74、0.56~0.73、0.56~0.74,P<0.05],上述各项指标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28.00 μg/L、5.25 cm、92.90、122.40、3.00、2.42。(3)影响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AFP>228.88 μg/L、肿瘤数目为多发、肿瘤最大径>5.25 cm、ALR>92.90、AAR>2.42是影响肝细胞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3.13、1.90、2.66、2.40、2.75,95%CI分别为1.81~5.41、1.08~3.35、1.49~4.74、1.40~4.11、1.54~4.91,P<0.05)。(4)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术前血清AFP、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ALR、AAR构建肝细胞肝移植后肿瘤复发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3(95%CI为0.76~0.89,P<0.05),最佳截断值为5.5,特异度为80.3%,灵敏度为73.8%。178例患者中,110例为肝移植后肿瘤复发低风险(0~5分),68例为肝移植后肿瘤复发高风险(6~16分),高风险患者肝移植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7.7%、18.2%、18.2%和63.7%、48.9%、48.9%;低风险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92.3%、82.4%、74.6%和90.4%、87.7%、83.6%,两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67.83,21.95,P<0.05)。结论术前血清AFP、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ALR、AAR是肝细胞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复发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2018年年度考核口腔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探究口腔住培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口腔住培临床技能教学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8年年度考核口腔操作技能考核的成绩,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017级住培学员牙体预备专家结果分(23.72±2.13)和窝洞预备专家过程分(25.82±1.53)高于2016级住培学员,2017级住培学员窝洞预备结果分(21.08±3.13)低于2016级住培学员分(23.36±2.32),社会住培学员牙体预备过程得分(24.59±2.03)低于专硕住培学员的(26.29±1.64),且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和身份类型的住培学员每个项目得分最低的3个得分指标几乎一致。结论不同年级和身份类别的住培学员在不同操作项目和不同操作项目的各指标中的得分不同,提示在今后的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过程中针对薄弱的项目和每个项目得分最低的指标要进行集中培训,尽快补齐短板,提高住培质量。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口腔医学 年度考核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出血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再选择同期收治30例自然阴道分娩出血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以及休克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休克的有2例患者(休克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例(休克率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相比于自然阴道分娩更容易发生产后出血的现象,需要鼓励产妇尽量进行自然阴道分娩,剖宫产手术需要严格手术操作,尽可能避免出现产后出血情况。

  • 标签: 剖宫产 自然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后处理对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山东省平原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行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则采取七氟醚后处理,即最后一条血管吻合开放前2 min持续吸入七氟醚至吻合口开放8 min后,共计吸入七氟醚10 min。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生命体征(血压和心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动脉重建完毕时以及冠状动脉重建后1 h观察组的血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动脉重建后1 h以及6 h时观察组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生命体征波动,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保护心肌细胞,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七氟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