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失衡引发的骨量减少的疾病,是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过去几十年里关于免疫细胞激活、慢性炎症、肠道微生物等许多研究进展提高了对肝硬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现对肝硬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慢性炎症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探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分析。雌激素既能抑制骨吸收,又对多种绝经后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包括二膦酸盐类,替勃龙,雌激素类,依普黄酮,雷洛昔芬,降钙素等。刺激骨形成的药物包括氟制剂,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骨生长因子等。采取预防措施,阻止骨吸收加速,防止骨组织的穿孔性变化,比发病后再进行治疗的意义更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药物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3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一般资料、临床定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起病较急,病程多可缓解,上呼吸道病变感染是其主要诱因之一,脊髓、视神经受累多见,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免疫学、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磁共振成像较CT意义大。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频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PDAP的患者资料。根据腹膜炎发生频率分为单发组(1年内仅发生1次PDAP)和频发组(1年内发生2次或2次以上PDAP)。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人口学资料,初次发生腹膜炎时患者的血压、透析龄、腹膜炎发生诱因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资料,以及治疗后患者的转归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PLR与频发性PDAP的关系,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R对频发性PD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PDAP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45.2岁。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总人年数为765.1人年,总腹膜炎发生率为0.10例次/人年。其中单发组53例,频发组25例。与单发组患者相比,频发组患者的透析龄更长,收缩压和PLR水平更高,体重指数和血尿酸水平更低,腹膜透出液耐药菌生长比例更高(均P<0.05)。频发组患者最终因腹膜炎无效拔管率高达44.0%(11/25),明显高于单发组[15.1%(8/5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PLR水平是频发性PDAP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OR=1.006,95%CI 1.002~1.010,P=0.003),且ROC分析PLR预测频发性PDAP的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 0.663~0.904,P<0.001)。结论高PLR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频发性PDAP的独立相关因素,可作为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频发性PDAP的潜在预测标志物。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血小板 淋巴细胞 频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