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流量鼻导管(HFNC)治疗成人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重症监护室用HFNC治疗的Ⅰ型呼吸衰竭成人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HFNC治疗1 h后和24 h后的呼吸参数。避免插管被定义为治疗成功,并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结果75例患者纳入研究,47例(62.7%)治疗成功。HFNC在最初24 h内显著改善了成功组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P<0.05)。在调整其他临床变量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心源性肺水肿、1 h和24 h的PaO2改善与HFNC治疗成功相关。总体病死率为25.3%(19/75),失败组患者的病死率为67.9%(19/28)。失败组的死亡与升压药的使用和1 h PaO2的无改善有关(P<0.05)。结论HFNC能显著改善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成人患者的生理参数并避免一部分患者气管插管。24 h时氧合无改善是插管的有效预测指标。在失败组中,升压药的使用、氧合无改善与病死率相关。

  • 标签: 成人 呼吸衰竭 高流量鼻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3D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评估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的慢性期皮层下脑梗死患者的静息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并分析其与认知功能中执行能力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GE Discovery MR 750扫描仪对29例慢性期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行3D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以SPM8中的GLM(一般线性模型)为参考,把教育年限、年龄、性别当作协变量,把“全脑灰质模板”当作mask,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明确对照组、病例组脑血流量不同的脑区,并对其同执行能力间的联系展开讨论。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健侧缘上回(supramarginal gyrus,SMG)与额上回(superior frontal gyrus,SFG)脑血流量皆显著增加(P<0.05)。上述2个脑区的CBF值皆于连线测试B的反应时间呈负向相关。结论运动功能有效恢复的慢性期皮层下脑梗死患者远隔病灶的皮层区CBF仍存在异常,同时此部位CBF的改变同认知功能中的执行能力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脑梗死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血流量 认知功能 动脉自旋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