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临床指征以血糖增高为主,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对患者进行血糖实时监测非常关键。722胰岛泵是一种能够对血糖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进行胰岛泵入的仪器,对血糖起动态调节作用。722胰岛泵对胰岛进行皮下注入对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有一个针对性的治疗,因此在722胰岛泵的使用中配合合理护理能够显著提升血糖监测和病情控制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胰岛笔皮下注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知识的主要需求及来源途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32例T2DM合并MCI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对胰岛笔皮下注射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需求、来源途径,采用单因素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T2DM合并MCI患者胰岛笔皮下注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合并MCI患者最希望获得的胰岛注射知识是正确注射方式(81.82%)和注射部位的选择(75.00%);T2DM合并MCI患者胰岛注射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社区保健宣传(72.73%)和病友经验介绍(64.39%)。患者糖尿病知识总分为(22.20±5.4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学历、糖尿病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胰岛笔使用时长及是否接受过培训的T2DM合并MCI患者胰岛注射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糖尿病病程、胰岛笔使用时长及是否接受过培训是T2DM合并MCI患者胰岛注射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2DM合并MCI患者的胰岛笔皮下注射知识相对缺乏,尤其是学历低、糖尿病病程短、胰岛笔使用时间短及未接受过培训的患者。护理教育者应加强胰岛注射方式和注射部位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并重视社区医院和同伴支持的作用,以满足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要。

  • 标签: 糖尿病,2型 轻度认知障碍 胰岛素笔 注射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重症肺炎患者的药物治疗中,抗生降阶梯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内收治的6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基础组与分析组,基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案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抗生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明显好于基础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抗生治疗,降阶梯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降阶梯治疗 抗生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活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护理要点进行有效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心衰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例,采用基础治疗方式上的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治疗方式上的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效果进行收集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治疗的观察组护理的总效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护理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难治性心衰患者的护理更有效,医学价值更高。

  • 标签: 新活素 难治性心衰 心衰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对山西省眼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性黄斑水肿的52例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均按3+按需(3+PRN)注射的方法眼内注射康柏西普0.05 mL(0.5 mg),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1、2、3及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治疗前(t=13.010、15.980、7.530、4.051,均P<0.05);治疗后黄斑中心区厚度均低于治疗前(t=17.92、12.32、5.58、0.41,均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持续高眼压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效果良好,可以改善视力和减轻黄斑水肿。

  • 标签: 黄斑水肿,继发性 康柏西普,注射,玻璃体内 视网膜静脉阻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生合理用药效果。方法: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在我院进行强化药学干预前后的抗生处方各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实施加强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干预。比较并观察两组的处方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处方合理率高于对照组即(92.00%>66.00%),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即(10.00%<28.00%),实验组的平均用药时间(6.03±1.76)低于对照组(7.33±2.12),差异显著(P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生素 合理用药 用药效果
  • 简介:  【摘 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伴咯血者以酚妥拉明、垂体后叶配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以 2017.5~ 2019.3期间 100例肺结核伴咯血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按治疗小组不同分组,对照组共 48例(采用垂体后叶)、观察组 52例(酚妥拉明 +垂体后叶),观察不同用药临床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咯血量,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率为 94.2%高于对照组 85.4%, P<0.05;两组止血情况,观察组止血用时短于对照组,咯血量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为 11.5%低于对照组 25.0%, 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者以酚妥拉明、垂体后叶配合治疗,临床疗效理想,患者咯血症状改善快、咯血量少,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咯血 ;垂体后叶 ;疗效 ;肺结核 ;酚妥拉明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phentolamine plus pituitrin in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hemoptysis. Methods: 100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hemoptysis treated from May 2017 to March 2019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assigned to control group( n=48)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2)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herapi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tuitr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hentolamine plus pituitrin. The clinical efficacy, hemostasis time, volume of hemoptysi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prob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4.2%)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85.4%)( P<0.05) ; the hemostasis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volume of hemoptysis was small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 the adverse even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1.5%) was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25.0%)( P<0.05) .Conclusion: Phentolamine plus pituitrin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lieve the hemoptysis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hemoptysis volume and adverse event rate.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emoptysis; pituitrin; efficac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hentolamine    咯血不僅是肺结核常见症状也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认为患者反复咯血,可能导致机体丢失大量血液,易引发低血容量休克或窒息,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致衰竭死亡。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肺结核者咯血得到临床关注,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来进行止血,其中垂体后叶是常用止血药,其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缩血管,减少出血量,但大量实践表明此药不良反应较多,止血效果有限,因此有学者提出联合治疗来提高止血效果 [1]。临床发现酚妥拉明具有扩血管、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用于肺结核咯血治疗,能降低血管阻力,促血流从肺部向周围流出,能起到减少咳血的效果 [2]。本文观察 2017.5~ 2018.3期间 52例患者以酚妥拉明、垂体后叶配合治疗的有效性,旨在为今后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17.5~ 2018.3期间 100例肺结核伴咯血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小组不同分组,对照组共 48例,年龄区间 29-78岁,平均( 54.9±3.1)岁,病程 1-4年,平均( 1.9±0.5)年,男 28例,女 20例 ;观察组 52例,年龄区间 30-79岁,平均( 54.6±3.2)岁,病程 1-4年,平均( 2.0±0.5)年,男 29例,女 23例,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 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确诊(结核杆菌涂片阳性、胸片存在病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未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经检查合并糖尿病、矽肺、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等疾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对治疗用药不耐受,存在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     1.2 方法    患者在检查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用药乙胺丁醇( E)、异烟肼( H)、阿米卡星( A)、吡嗪酰胺( Z)、丙硫异烟胺( Pto)、利福平( R) ;剂量: E0.75 g/次,每日 1次, H 0.3g/次,每日一次, A0.4 g/d,静脉滴注, Z0.5 g/次,每日 3次, Pto 0.5 g/次,每日 1次, R0.45g/次 每日一次 ;同时治疗期间给予保肝、化痰、抗感染等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脂肪细胞等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科学的运动是防治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良药,它能对机体产生抗炎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良性效应,本文对不同运动对白细胞介-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做一综述。通过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慢性炎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运动对其干预的作用分析,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预防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标签: 运动 肥胖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选取1989—2015年间具有初潮信息且在初潮发生前1~5年内至少参与了一次膳食调查的840名6~15岁女童作为研究对象。840名研究对象的年龄M(P25,P75)为10(9,11)岁,初潮年龄M(P25,P75)为13(12,14)岁。调整出生年代、居住地、体重指数Z评分、体力活动水平、家庭人均年收入后,初潮前脂肪日均摄入量每增加10 g,初潮年龄平均提前0.036(95%CI:-0.068,-0.004)岁;初潮前脂肪日均供能比每增加1%,初潮年龄平均提前0.008(95%CI:-0.014,-0.001)岁。

  • 标签: 月经初潮 能量摄入 宏量营养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种抗生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分析每种抗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为后来临床用药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30人,A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C组采用头孢唑肟钠进行治疗,D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4组抗生对患者的疗效和成本,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四组患者在四种抗生的治疗下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之间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和d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抗生的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但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更好,治疗成本更低,从经济节约、合理用药等方来讲是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用药方案。

  • 标签: 抗生素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成式心理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的患者200例。所选患者均接受随机编号处理,按照每组100例患者的标准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加强实施集成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弹性水平与应对方式等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的面对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屈服、回避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的CD-RISC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CD-RISC评分比干预前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CD-RISC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集成式心理护理可改善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

  • 标签: 心理护理 玻璃体腔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析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时,对患者施以卡前列甲脂栓与催产联合的效果。方法:选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老剖宫产产妇66例,随机数字法分2组,术后使用不同药物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产后2h、24h的出血量、凝血指标。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少(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后出血预防时,对患者施以卡前列甲脂栓与催产联合更有效果和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预防 卡前列甲脂栓 催产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副神经射频热凝术联合肉毒毒素肌内注射治疗旋转型痉挛性斜颈疗效。方法回顾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疼痛科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n=30)和肉毒毒素组(n=30)。联合治疗组给予副神经射频热凝术联合肉毒毒素痉挛肌内注射治疗;肉毒毒素组单纯给予痉挛肌内注射肉毒毒素治疗。于治疗后1及3个月时观察患者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RS)、Tsui评分、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焦虑自我评估量表(GAD-7)评分及美国简明健康量表(SF-36),记录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和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时联合治疗组NRS与SF-36评分分别为(0.9±0.6)分和(90±7)分,治疗后1及3个月时Tsui评分分别为(3.2±1.8)分和(4.3±1.5)分,较肉毒毒素组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症状缓解持续时间(6.4±2.9)个月,肉毒毒素组为(4.5±2.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3例颈部肌肉无力,肉毒毒素组1例出现吞咽乏力,均在治疗后7~15 d自行缓解。结论采用副神经射频热凝术联合肉毒毒素肌内注射治疗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效果确切,症状缓解持续时间延长,并可减少肉毒毒素注射胸锁乳突肌内导致吞咽困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斜颈,痉挛性 副神经 射频热凝术 肉毒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用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患7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PRI等指标。结果:针对PRI指数,研究组治疗后(2.57±0.21)分,比对照组(1.83±0.25)分高,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上将天麻胶囊与卡马西平联合应用后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胶囊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睡眠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临床上将天麻胶囊与卡马西平应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卡马西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天麻素胶囊 卡马西平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诺环与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间本院皮肤科收治的120例早期梅毒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米诺环,观察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和血清治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增高,而血清MDA水平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液CD8+水平明显降低,而CD8+、CD4+/CD8+、IL-2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与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能获得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头孢曲松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米诺环,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米诺环素 头孢曲松钠 梅毒 氧化应激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