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自由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我们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相比中国以往的任何历史阶段都有着更多的优越性,即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人类的自由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发展,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自由应该是一个过程,是人类不断打破必然性并超越必然性的过程.当人类完全超越了必然律的束缚,就可能打开自由王国的大门.当然,自由并非单纯是哲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多角度的思考决定了自由丰富的内涵,同时也构成并丰富了哲学意义上的自由观.本文主要以哲学发展史为基本线索对自由观的发展进行了一些哲学思考.

  • 标签: 自由 条件 异化 途径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建筑行业在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对人类生活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这不仅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空气质量的急剧恶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环保施工管理。此外,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存在诸多缺陷:所选用的建材未能达到普遍标准,从而导致大量有毒物质的产生。

  • 标签: 绿色发展理念 建筑学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脉CTA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本医院收治的确诊冠心病病例45例,对病患的冠脉CTA以及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为探究组(冠脉CTA)与参照组(冠脉造影)。结果:45例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对比两组检查诊断结果,可发现采用冠脉CTA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确诊率与采用冠脉造影检查相比,诊断结果并无较大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病变部位的诊断率,可发现探究组前降支诊断率、左主干诊断率、回旋支诊断率、右冠脉诊断率与参照组相比,结果并无较大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管腔狭窄度(狭窄度小于50%、狭窄度介于50%~75%之间、狭窄度介于76%~99%之间),同样检查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CTA在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中相较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并无较大差异,但检查方式更加快捷,对患者来说无创伤。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可广泛推广使用,在治疗时详细参考检验结果。

  • 标签: 冠脉CTA 冠心病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宫外孕诊断中应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对其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同单一的阴道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相比,使用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更高,盆腔积液、卵黄囊、胎心与胎芽、假孕囊、附件区包块的检出率也更高(P

  • 标签: 宫外孕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胸膜下肺部病灶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胸膜下肺部疾病患者178例,其中男120例、女58例,年龄22~69(57.3±7.8)岁。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均行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以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56例)和恶性组(122例),比较两组患者肺部病变超声声像表现的差异。观察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胸膜下肺部疾病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肺部病变的超声声像表现在形态、是否有空气支气管征、血流信号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病灶侧别、边界、内部回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一次穿刺取材成功率96.07%(171/178),并发症发生率3.31%(6/178);诊断准确率93.82%(95% CI 89.21%~96.88%)、灵敏度90.98%(95% CI 84.44%~95.41%)、特异度100%(95% CI 92.32%~100%)、阳性预测值100%(95% CI 95.98%~100%)及阴性预测值83.58%(95% CI 72.77%~90.75%)。结论胸膜下肺部病变的超声表现可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信息,且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具有实时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低、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对于胸膜下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胸膜下肺部疾病 活组织检查,针吸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关于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价值。 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年 4 月——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 60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法,按照就诊次序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观察组采用 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 治疗,对照组采用 利巴韦林常规 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80.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患儿的热退时间、溃疡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时间指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效果显著。

  • 标签: 利巴韦林 热毒宁 小儿手足口病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 剖宫产前禁食时间与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 以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接诊收治的 95 例 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术前禁食时间,将其划分为 3 组, 对比 3 组产妇及新生儿血糖水平、 3 组产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析术前禁食时间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关系。 结果: Ⅲ 组产妇与新生儿血糖数值对比, Ⅰ 组均低于 Ⅱ 组( P < 0.05 ); 3 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 3.3% 、 17.5% 、 60.0% ; Ⅲ 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 Ⅰ 组与 Ⅱ 组(

  • 标签:
  • 简介:摘 要:化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化工原理和实际应用为指导,利用本课题的知识,对各种产品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 通过对化学工程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且为相关的化工企业提供一些有效的环保方案。

  • 标签:   化学工程技术 技术研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给与个体化护理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样本取 2019年 01月 -2019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92例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体化护理。最终统计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焦虑评分( SAS评分)与抑郁评分( SDS评分)。 结果 护理前 SAS评分和 SDS评分差异不明显,统计对比 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行个体化护理模式后观察组 SAS评分和 SDS评分分别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因此对行胆结石手术的患者给与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的康复,在临床上有广泛推广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胆结石手术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19.02~2021.06间纳为资料数据采集时间点,对60例疝气患者分析对比,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分析临床应用疗效,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0(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实验组/30(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患者(1)手术指标;(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积极改善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疾病,临床疗效积极,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术后康复效果较好,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气 疗效
  • 简介:摘要:现代化的、高效率的通信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通信技术的发展。优化通信传输网络是提高通信技术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传输网络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 标签: 通信传输 网络 规划
  • 简介:摘要目前利用科普旅游已经成为科学技术普及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本文主要总结出我国科普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科普旅游发展的对策。

  • 标签: 科普旅游 发展状况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内平滑肌瘤(IV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血管生成相关分子在IVL中的表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40例IV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FS)率的差异。对10个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分析其在IVL中的表达特点,计算表达率高的分子诊断IVL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价值。结果40例IVL患者年龄[M(Q1,Q3)]为47(43,50)岁,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2.5%(5/40),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准确率为26.7%(8/30),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为30.0%(12/40)。IVL总体复发率为10.0%(4/40)。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既往有剖宫产史的IVL患者的累积RFS率(40.9%)低于无剖宫产史者(96.4%)(P<0.05);中位RFS时间短于无剖宫产史者(16.4比22.2个月)。肾上腺髓质素(ADM)、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和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在IVL中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65.0%(26/40)、75.0%(30/40)、57.5%(23/40)和50.0%(20/40)。肿瘤最大径>5 cm者FGFR1表达强度和阳性率高于肿瘤最大径<5 cm者(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FGFR1联合ADM、VEGFR3和TIE1诊断IVL的AUC为0.876(95%CI:0.788~0.964,P<0.001)。结论IV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既往有剖宫产史者累积RFS率低,复发间隔较短,影像学及冰冻切片诊断率低。FGFR1与ADM、VEGFR3、TIE1在IVL中均呈高表达,四者联合应用诊断IVL的效能高于影像学及经典的血管内皮标志物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平滑肌瘤病 血管生成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声像图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和鉴别大涎腺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69例大涎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12~78(54.3±9.6)岁。患者肿瘤术前未做任何治疗,均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以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组:良性组41例,恶性组28例;多形性腺瘤组23例,沃辛瘤组11例。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沃辛瘤组与多形性腺瘤组之间的SWE各弹性参数,即平均弹性值(Emean)、最大弹性值(Emax)以及取样框内弹性数据离散度值(Esd)的差异。分析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结合SWE图像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这2种方法诊断大涎腺肿瘤良恶性的效能。绘制SWE各弹性参数的ROC曲线,计算AUC,比较Emean、Emax、Esd值的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组的Emean、Emax以及Esd值[(89.45±49.59)、(120.58±57.59)、(15.91±11.57)kPa]均小于恶性组[(216.33±53.28)、(252.68±56.42)、(30.49±13.31)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3、9.43、4.83,P值均<0.001),沃辛瘤组的Emean、Emax以及Esd值[(37.46±21.57)、(62.35±24.64)、(8.55±5.46)kPa]也均小于多形性腺瘤组[(108.51±28.46)、(156.44±37.51)、(18.26±11.27)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1、7.55、3.38,P值均<0.01)。常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45例(65.2%,45/69),其中恶性18例、良性27例;常规超声结合SWE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58例(84.1%,58/69),其中恶性23例、良性35例。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结合SWE图像诊断大涎腺肿瘤良恶性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5.9%、64.3%、65.2%和85.4%、82.1%、84.1%,AUC分别为0.651、0.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5)。Emean、Emax、Esd值鉴别大涎腺肿瘤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41、0.929、0.762,Emean、Emax优于Esd。分别以Emean=169.5 kPa、Emax=196.4 kPa、Esd=22.4 kPa为最佳临界值时,其相应特异度分别为92.7%、90.2%、80.5%,灵敏度分别为92.9%、89.3%、64.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2.5%、7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7%、86.2%、69.2%。结论SWE能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测得大涎腺肿瘤硬度,两者相结合诊断大涎腺肿瘤良恶性准确率明显提高,其中Emean及Emax诊断效能均较好,且均优于Esd。

  • 标签: 涎腺肿瘤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的价值。方法 在 2019-3至 2020-2期间院内选取 134例患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分为 2组。对照组分离出来的 134例菌株不做任何处理和检查,形态学组也分离出来 134例菌株,对其进行微生物形态学检验。然后对比各组病人感染程度,以及免疫力下降情况。 结果 形态学组患者中度和重度等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且形态学组免疫力下降率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应用微生物形态学检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的价值。方法:选择26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结果:对比二组患者数据,明显改善了临床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指标(除了pH)、血流流变学指标,P<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效果显著。

  • 标签: 肺心病 呼吸衰竭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126个结节),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19~56岁。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和萤火虫成像检查,术后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确诊结节的良恶性。观察指标:(1)分析高频超声与萤火虫成像技术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及图像质量;(2)比较两种不同成像方式下甲状腺恶性结节内微钙化的检出率;(3)比较高频超声与高频-萤火虫联合成像方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26个结节中,病理诊断为恶性者68个、良性者58个,高频超声图像显示恶性结节76个、良性结节50个,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显示恶性结节72个、良性结节54个。(1)甲状腺恶性结节中的微钙化在高频超声图像上多呈簇状散在分布的点状强回声;萤火虫成像模式下微钙化显示更加清晰明亮,但数量普遍少于高频超声图像上显示的微钙化数量。(2)萤火虫成像恶性结节中微钙化的检出率86.8%(59/68),高于高频超声检出率72.1%(49/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85, P<0.05)。(3)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为0.755,高频-荧火虫联合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AUC为0.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7, P<0.05)。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6%、87.9%、92.1%。结论萤火虫成像技术较高频超声的甲状腺癌微钙化检出率更高,显示效果更好,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准确度更高。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钙化 萤火虫成像技术
  • 简介:摘 要: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大学生又是青年主体,个人内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新冠肺炎疫情交汇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进入后疫情时代,系统地重新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十分必要。总体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主体意识不够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载体形式不够系统等。基于这一问题意识,要从主体意识自觉、客体内容自觉、载体形式自觉三个层面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