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赋予公共卫生的新使命以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的不足,从宏观系统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微观个人层面提出当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战略规划不足、资源投入、机构协调、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等。提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之外设立疾病预防控制局,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四级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局内设战略研究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才培养与培训基地和科学研究所,各司其职,互相依托。提升原有体系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循证决策的功能;强调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和延续性;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专注于健康管理和突发事件应对。从而保障公众健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与生命质量,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

  • 标签: 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卫生服务 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人群,血栓脱落易形成肺栓塞(PE),可导致猝死。但DVT可以预防,因此早期评估和预防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ICU患者DVT的预防现状。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医学科 血栓预防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医学验光的护理,提高散瞳验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了580例医学验光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验光结果准确,佩戴眼镜的患者无不适。结论细致的心理护理、正确的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应用能提高儿童散瞳验光的准确性。

  • 标签: 医学验光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医学检测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设备、人为因素、环境和数据分析等,并提出一系列提升医学检测效果的策略。其中,特别关注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数据来提高医学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医学检测 影响因素 提升策略 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跨专业教育对医学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他们未来从事医务工作的团队合作能力,改善患者治疗体验。本文围绕医学跨专业教育发展的概况与组织形式、能力培养框架、课程开展情况、跨专业教育的影响因素、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开展医学跨专业教育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讨论。

  • 标签: 医学教育 跨专业教育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控制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本院进行体检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检验,观察患者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在室温与低温状态下不同时间段的指标结果,观察使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影响患者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因素。结果:室温条件下以及低温条件下所检测血液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指标在2h和5h时都明显低于0.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 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预防早期老年性痴呆症的作用。方法调查社区老年人早期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情况,共计60名,所有老年人均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并对患者实施饮食、行为、心理、家庭护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在康复程度及智力提高方面均有显著的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预防早期老年性痴呆症有显著的作用,需要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 标签: 社区护理 老年性痴呆症 早期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首次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临床早接触课程的2017级及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为7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4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并应用,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满意程度以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为课程效果考核指标。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对课程的认可程度[(3.63±0.78)分比(3.11±0.83)分]及满意度评分[(13.59±1.48)分比(11.29±2.36)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团队协作、以患者为中心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总分分别为(53.49±5.30)分、(22.90±2.11)分、(93.31±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0.78±4.98)分、(22.07±2.11)分、(88.62±4.8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早期接触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与共情能力,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效果。

  • 标签: 医学生 以需求为导向 早期接触临床 跨专业教育
  • 简介:化疗是急性白血病(AL)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免疫机能降低,使医院感染的机会增多,影响化疗计划的进行,亦是AL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易感因素,加强护理措施,减少感染机会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鉴此,笔者对接受化疗的AL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易感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解剖学双语微课对护理学专业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医学英语水平和知识表达技能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成立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微课制作。以2017级和2018级护理学专业医学生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试验组教学与学生自学中应用微课。对比考试成绩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自制微课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结果自制微课53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期末理论及实验考试成绩均提升(P<0.05),其中学习小组成员成绩优秀率达31.25%(10/32);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使用微课课堂教学满意度达90.24%(74/82),85.37%(70/82)的学生希望参与微课制作,100.00%(40/40)的学习小组成员认为制作微课带动了自主学习,82.50%(33/40)以上的学生表示知识表达得到有效锻炼,67.50%(27/40)的学生的医学英语从中获得提升。结论自制解剖学双语微课是实现护理学专业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护理学 解剖学 微课 自主学习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讨论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5年1月份到2015年6月份静脉留置针成功的患者6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总结了静脉留置针的几种常见并发症,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仍需加强防范和学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水平。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化学工业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双重预防体系主要在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主要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管控方面。化工企业如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饱有持续向上的发展动力,就务必在生产过程中关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两方面的建设,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因此本研究以双重预防体系关系入手,对双重预防体系的架构进行分析,并对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提炼,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以期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与发展问题上提供参考。

  • 标签: 化工企业 安全生产 风险管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的日常使用及管理现状。方法经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和多次讨论后制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院内FSMP的应用及管理情况。以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或专科医院为调查对象,由各省质控中心指导各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填写问卷。结果共有592家医院参与了调查,涉及全国30个省/直辖市。患者获取医院开具的已获批号的FSMP途径多为临床营养科(40.5%)。64.0%的医院在使用FSMP前会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94.8%的医院首次启用FSMP前必须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86.5%的医院在使用FSMP后对患者进行随访,79.2%的医院FSMP临床应用有纸质记录或者电子记录,41.6%的医院没有组织或机构对规范应用FSMP进行管理。结论未来应加强FSMP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营养诊疗信息模块,设立专门机构实施FSMP规范化管理。

  • 标签: 肠内营养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临床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国内医疗机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的日常使用及管理现状。方法经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和多次讨论后制定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院内FSMP的应用及管理情况。以全国二级及以上综合或专科医院为调查对象,由各省质控中心指导各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填写问卷。结果共有592家医院参与了调查,涉及全国30个省/直辖市。患者获取医院开具的已获批号的FSMP途径多为临床营养科(40.5%)。64.0%的医院在使用FSMP前会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94.8%的医院首次启用FSMP前必须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86.5%的医院在使用FSMP后对患者进行随访,79.2%的医院FSMP临床应用有纸质记录或者电子记录,41.6%的医院没有组织或机构对规范应用FSMP进行管理。结论未来应加强FSMP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营养诊疗信息模块,设立专门机构实施FSMP规范化管理。

  • 标签: 肠内营养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临床营养
  • 简介: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针对笔者查阅的533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占12.03%,以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未进食为主要诱因,占44.27%。低血糖有效平稳控制时间为(3.36±1.93)d,经及时正确处理未留后遗症。结论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多样,为了避免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要预防为主。

  • 标签: 糖尿病案例 低血糖反应 原因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术后直肠置入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剖宫产 156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剖宫产开始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 0. 2 mg ,术毕按压子宫后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 0.2 mg ;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即刻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 20 U,术毕用催产素 10 U+ 5%葡萄糖 500 ml静脉滴注。结果 观察组胎盘娩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 . 01)、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 05)、新生儿 Apge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米索前列醇术中舌下含化 + 术后直肠置入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2542925.htm 关键词 : 米索前列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随着剖宫产率的日趋上升,剖宫产产后出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择期剖宫产因无自发性宫缩,胎儿娩出后子宫不能及时收缩致术时、术后出血较多。近几年应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阴道或直肠给药用于防治产后出血,收到一定的疗效,但每一种用药途径都有它的局限性 [1] ,我院采用米索前列醇剖宫产术中舌下含化 +术后直肠置入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20 18 年 5月至 2019 年 7 月在本院住院的产妇择期剖宫产 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78例,手术指征是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年龄 20~ 40岁,孕 36周以上,无用药禁忌证,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两组产妇年龄、孕次、产次等差异无显著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在切开腹壁的同时给予产妇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 0.2 mg ,手术结束按压子宫后直肠置入 0.2 mg 。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即刻子宫肌层内注射催产素 20 U,术毕用催产素 10 U+ 5%葡萄糖 500 ml静脉滴注。     1. 3 出血量的估算 手术开始切开子宫下段肌层 2.5 cm ,刺破胎膜用第一台吸引器吸引羊水。用另一台吸引器的吸引瓶记录术中出血量(包括术毕按压子宫的血);纱布按称重法计算 ,湿重 -干重 =失血量,换算 1.05 g=1 ml ;术后 2 h用聚血器放置臀下收集,四者之和为总出血量。     1. 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胎盘娩出时间、术中及术后 2 h 总出血量,新生儿 1 minApger评分;记录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1. 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计量资料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 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胎盘娩出时间,术中及术后 2 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1或 P<0. 05)。          2. 2 两组新生儿 1 minApger评分比较 以新生儿 1 min 评分≤ 7 min为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观察组有新生儿窒息 1例,催产素组有新生儿窒息 1例,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 3 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前后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2. 4 用药后的副反应 观察组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 5 例,未经治疗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无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未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 1 术中舌下含化+术后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可行性 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 E1 衍生物,具有 PGE1活性,同时不具有 PGE1的缺点,对各期妊娠子宫均具有很强的收缩作用。但术中舌下含化+术后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出血的报道尚未见到,本研究显示止血效果好,既可减少出血量,又可防止子宫迟缓性出血,具有比催产素更强的收缩子宫作用,比米索前列醇单一途径用药,具有时间的合理性。其作用原理: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经口腔黏膜迅速吸收, 2 min内出现于血中, 30 min内达高峰,胎儿娩出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就是根据这一特点,自含化开始到胎儿娩出需数分钟,随着血药浓度的增高,子宫收缩使胎盘娩出时间缩短,促进血窦闭合从而达到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的目的。而舌下含化的不足是持续时间短,半衰期为 1.5 h , 3 h血中几乎无法测出 [2] 。此前见到阴道穹窿或直肠用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报道,却不能解决剖宫产时胎盘娩出最易大出血的这一关键时刻的出血问题。     3. 2 舌下含化+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的安全性 米索前列醇除了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外,还能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导致消化道症状,本研究 78 例中出现恶心、呕吐 5例,但症状轻微,持续时间短,无需处理数分钟自行缓解。本研究通过对用药前后血压及心率的观察,发现用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即使有与血管变化有关的高危孕产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和糖尿病等在预防产后出血时也可应用。观察两组新生儿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本研究的舌下给药时机恰当,对新生儿复苏并无影响。     3. 3 舌下含化+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临床应用的意义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排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而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 70 %~ 80%,且多发生在农村,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时刻是产后 2 h,因产后 2 h出血量占产后 24 h内出血量的 75%。我们采用米索前列醇术中舌下含化+术后直肠置入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方便、安全、高效、作用持续时间合理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医院。近年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解决了患者看病难问题,也为农村基层医院带来发展的大好机遇,多数产妇选择所在的乡镇医院分娩和剖宫产,发现一种最简单、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方法,对减少产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更重要意义。此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云荷 .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 5): 258-259.     2 庄依亮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3, 9( 4): 194.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为了更好应对传染病的传播,我国采取了公共卫生监测的手段,通过监测各种公共卫生场所得出具体的数据,从而帮助相关部门制定较为具体的预防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控。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公共卫生监测所得的数据更加全面具体地认识传染病,及时准确地把握传染的因素,有利于及时研发出疫苗,尽快治愈病患。本文主要从流感和肺结核两种流行病入手,深入分析其检测的目的和意义,得出结果最终实现传染病的有效治愈。

  • 标签: 公共卫生监测 传染病 预防控制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的10例患者发生腹部切口裂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急诊二次缝合,其中9例伤口愈合,1例经重新缝合后死亡。1例术后10d二次裂开,行伤口腹带保护换药4月后愈合;2例全部裂开放弃缝合行切口腹带保护+换药治疗,其中1例80d后方愈合,另1例因高龄病重放弃治疗死于全身衰竭。2例部分裂开行切口腹带保护治疗愈合。另5例二次缝合后均伤口愈合。结论有术后伤口裂开倾向者,围手术期应加强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缝合伤口时预见性增加减张缝合,术后加强伤口有效保护及护理指导。腹部切口一旦发生伤口裂开,只要情况允许均应及时二次缝合,避免切口疝及伤口延迟愈合。

  • 标签: 预防护理 腹部手术 切口裂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预防 ICU患者谵妄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ICU 患者 120 例,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谵妄发生率 。 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 ICU 患者谵妄发生 。

  • 标签: 综合心理护理 ICU 谵妄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