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腺型胃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fundic gland type,GA-F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的高分化型胃腺癌,起源于腺区的黏膜,不伴有慢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易侵犯黏膜下层,但很少有淋巴或血管浸润,恶性程度较低。目前关于GA-FG的大样本研究较少,以个案报道为主,且大部分病例来自日本和韩国。GA-FG虽有特异的内镜、临床及病理表现,但由于其罕见性以及临床医师对其形态学特征等的认知不足,目前仍存在诊断困难及漏诊等情况。本文就GA-FG的内镜、病理特征及临床诊治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GA-FG的诊断率,从而能够及早干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胃肿瘤 胃底腺型胃癌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嵴离断术(STESD)联合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食管连接部(EGJ)流出道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于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STESD联合POEM的膈上食管憩室合并EGJ流出道障碍的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男女比,年龄,病程,憩室长径、部位、是否多发,EGJ流出道障碍疾病类型,是否达到内镜技术成功(内镜下所有步骤均完成,包括建立隧道,切开憩室嵴、食管下括约肌、贲门固有肌),手术时间,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体重减轻、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反流)的严重程度(采用Eckardt评分进行评估)变化,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情况,包括是否达到临床成功(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完全改善或近乎完全改善,随访时无需重复内镜干预)和有无不良事件发生。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患者的男女比为3∶3,中位年龄为69.2岁,中位病程为92.3个月;中位憩室长径为47.5 mm;憩室位于食管右侧壁4例,位于食管左侧壁2例,其中1例患者为食管多发憩室;贲门失弛缓症5例,EGJ出口梗阻1例。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TESD联合POEM,并均达到内镜技术成功;手术时间(范围)为55 min(40~70 min)。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的Eckardt评分(范围)分别为9.0分(7.0~11.0分)、1.3分(1.0~2.0分),术后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术后无迟发性出血、穿孔、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50个月,患者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胸骨后疼痛、反流、体重减轻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均达到临床成功。结论STESD联合POEM治疗膈上食管憩室合并EGJ流出道障碍安全、有效,且近期和远期效果较好。

  • 标签: 内镜经黏膜下隧道憩室嵴离断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膈上食管憩室 胃食管连接部流出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