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钢结构连廊就是属于空间大跨度钢结构的一种,现代建筑结构学对连廊给出了如下定义:所谓的连廊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的一种,其具体是指两幢及以上的高层建筑之间由架空连接体互相连接,进而满足建筑造型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这里的连接体即连廊。连廊的跨度少则几米,多则几十米。通常情况下,连廊都是按照建筑功能的要求进行设置的,它能够方便两个塔楼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还能为建筑结构增添一定的特色。出于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外观造型的要求,一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采用连廊结构,起主要起连接作用。

  • 标签: 高空 大跨度 钢桁架 施工工艺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双进双出球磨煤机可调式动静态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湖南省某电厂双进双出球磨动静态分离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在不同动态分离器转速、不同静态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不同磨煤机出力以及不同料位情况下进行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到,在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考虑到燃烧的经济性和燃烧效率,动态分离器转速维持在900~1000rpm,静态分离器折向挡板维持在25~30%,磨煤机出力维持在50t/h,磨煤机料位在1000Pa时,机组的经济效益最好。

  • 标签: 磨煤机 动静态分离器 煤粉细度 试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损伤小鼠脑组织中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取24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 h组、缺血6 h组、缺血12 h组,每组6只。缺血组小鼠采用线栓栓塞法构建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a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各组于术后预定时间点处死小鼠。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患侧脑组织中CARD9水平和NF-κB的活化,RT-PCR和ELISA分别检测患侧脑组织中炎症因子TNF-ɑ、IL-l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每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CARD9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CARD9表达均增加[(0.325±0.011) vs (0.462±0.019), P=0.036; (0.735±0.036), P=0.003; (0.903±0.024), 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缺血脑组织NF-κB的活化均升高[(0.227±0.016 )vs (0.316±0.017), P=0.041;( 0.445±0.021), P=0.016; (0.671±0.039), P=0.008]。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TNF-ɑ表达均增加[(0.53±0.06) vs (1.06±0.10), P=0.009; (1.47±0.15), P=0.004; (2.78±0.18), 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IL-lβ表达均增加[(0.55±0.07) vs (1.01±0.11), P=0.009; (2.13±0.16), P=0.003; (3.09±0.18), 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3 h、6 h和12 h组脑组织IL-6表达均增加[(1.99±0.18) vs (4.10±0.41), P=0.006; (8.54±0.84), P=0.002; (11.56±0.96), 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ARD9与NF-κB活性、TNF-ɑ、IL-1β、IL-6均存在正相关(r=0.894, P=0.001; r=0.747, P=0.008; r=0.810, P=0.001, r=0.773, P=0.007)。结论小鼠缺血性脑损伤早期脑组织中CARD9与炎症反应存在正相关。

  • 标签: 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 缺血性脑损伤 炎症反应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ɑ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鉴定分子遗传学水平上与葡萄膜黑色素瘤(UM)转移和预后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方法收集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2007—2019年80例UM样本的信息,根据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18例和非转移组62例。采用R软件中的maftools函数包分析UM样本中的基因突变种类、变异类型、单核苷酸变异(SNV)类型和基因突变比例,计算肿瘤突变负荷;采用R软件中的edgeR软件包分析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KOBAS工具对DEGs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进行富集,筛选出预后相关基因。采用survival函数包建立Cox回归模型验证基因突变情况和DEGs的预后评价。结果UM基因突变中以错义突变为主,主要变异类型为SNV,UM基因突变负荷低。与非转移组相比,转移组中存在562个DEGs,在基因集富集分析中,3条与眼部疾病和癌症相关的通路显著富集,分别为玻璃体视网膜变性、癌症相关蛋白多糖和PI3K-Akt信号通路。转移组BAP1、FOXO3和ITPR2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 982.50(1 251.50,5 637.00)、1 223.00(914.75,2 706.25)和2 201.50(570.75,4 814.00),与非转移组的5 225.00(2 281.25,8 784.00)、2 293.50(1 254.25,3 693.75)和474.00(153.00,1 437.75)比较,转移组BAP1和FOXO3表达量显著下调,ITPR2表达量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786、-1.982、-3.065,均P<0.10)。采用Cox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BAP1基因突变、FOXO3基因表达下调和ITPR2基因表达上调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均P<0.10)。结论BAP1基因突变、FOXO3基因下调和ITPR2基因上调可作为UM转移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葡萄膜黑色素瘤 转移 预后 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