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肉类食品不同制样方法的微生检验结果予以探讨。方法应用不同的方法制备150个肉样开展微生检验,对其其中的大肠杆菌数、菌落总数实施检验,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所制备的样品的检验结果。结果各种不同方法所制备的肉样的菌落总数与大肠杆菌数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意义。结论细菌在肉类食品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对肉类食品开展微生检验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统一性,就需要采用统一的制样方法。

  • 标签: 肉类食品 微生物学检验 制样
  • 简介:摘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跟每个人是息息相关的,唯有确保食品供给安全,人们身体健康才能得以充分保障,认真做好食品微生检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本文将简要探究食品微生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 标签: 食品 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基化CpG集合蛋白2(MeCP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生物行为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根据细胞中转染物序列不同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分为MeCP2类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小干扰RNA-MeCp2(si-MeCP2)组,分别将相应序列的质粒转染SRA01/04细胞。转染后24 h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eCP2 mRNA相对表达量;于转染后48 h采用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测定细胞内Wnt3a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7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蛋白表达。结果转染后24 h,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中MeCP2 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F=4 773.00,P<0.001)。划痕试验结果显示,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57.45±5.20)%、(32.71±10.02)%和(17.77±9.2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F=124.00,P<0.001),其中si-MeCP2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低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01)。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中Wnt3a蛋白荧光强度(A值)分别为75.92±6.10、52.03±5.22和28.75±3.3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F=221.30,P<0.001),其中MeCP2-mimics组显著高于MeCP2-CN组,si-MeCP2组细胞中Wnt3a蛋白荧光强度明显低于MeCP2-空质粒组和MeCP2-拟似物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01)。si-MeCP2组细胞内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细胞中β-catenin、Vimentin、MMP-9和MMP-7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1)。MeCP2-拟似物组、MeCP2-空质粒组和si-MeCP2组细胞内SFRP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7.19±0.03、47.54±0.05和74.93±0.0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F=183.49,P<0.001),其中si-MeCP2组细胞内SFRP5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eCP2-拟似物组和MeCP2-空质粒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01)。结论MeCP2能刺激人LECs发生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靶向抑制SFRP5表达,继而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甲基化CpG集合蛋白2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信号转导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徽省7 646例送检女性标本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类型及其HPV感染亚型,为我省开展宫颈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基细胞检测技术、流式荧光杂交分型等方法对宫颈刷出物进行宫颈上皮细胞病变及HPV感染亚型检验。结果细胞检测总阳性检出率为20.25%;≥60岁组细胞检测阳性检出率最高(28.41%),其次为10~19岁年龄组(26.32%);≥60岁年龄组(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阳性检出率均是最高;10~19岁年龄组(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在ASC-H、HSIL患者中,40~49岁年龄段患者的构成比均是最高的;不同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单一感染率均高于多重感染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从ASCUS、LSIL、ASC-H到HSIL,HPV高危单一感染率呈递增趋势;(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中HPV感染常见型别为52型、16型、58型、53型、6型,ASCUS常见型别为52型、16型、53型、58型、51型,ASC-H常见型别为18型、58型、16型,LSIL常见型别为16/52型、56型、58型、53型、66型,HSIL常见型别为16型、58型、33型、52型、59型。结论安徽省女性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HPV感染均以高危单一型别感染为主;对≥60岁年龄段女性应加以重视,要定期进行HPV检测和宫颈癌筛查;不同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HPV感染亚型有所不同,常见的感染亚型有HPV52、16、58、53、33,其中HPV16、58、33型是不同上皮细胞病变都检出的感染亚型。

  • 标签: 安徽省 宫颈上皮细胞病变 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