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其内涵包括状态(situation,S)、背景(background,B)、评估(assessment,A)、建议(recommendation,R)]模式与3D打印型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创伤骨科床旁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轮转进入本院创伤骨科实习的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SBAR模式结合3D打印型技术模式教学)与对照组(传统教学)。教学完成之后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成绩、总分以及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试平均分(48.30±1.41)、实践操作考试平均分(42.20±1.48)和总分(90.50±2.04)均高于对照组[(43.40±1.52)(34.80±1.53)(78.20±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教学组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文献检索与分析能力、增强临床工作中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方面认可度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方面的提升,两组的认可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模式结合3D打印型技术应用于创伤骨科床旁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SBAR 3D打印模型技术 创伤骨科 床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