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复位失败的儿童伸直型肱骨髁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们采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21例复位失败的儿童伸直型肱骨髁骨折,其中Gartland Ⅲ型7例,Ⅳ型14例。手术在肘关节造影C臂机透视下进行,初始复位失败后行经皮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后分别测量Baumann角、侧位肱头角评价复位质量,Flynn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为25~45 min,平均36 min;骨折愈合时间为3~8周,平均4.2周。术后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无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优18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24%。结论克氏针撬拨技术是儿童骨折复位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对初始复位失败的肱骨髁骨折采用该技术治疗,通过杠杆原理可以有效复位移位的骨折,操作安全、简单。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撬拨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90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II度骨折治疗优良率为92.9%,与观察组的9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III度和IV度骨折治疗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III和IV度骨折患者切开内固定法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可根据患者骨折程度选择手术方案。

  • 标签: 切开内固定复位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 骨折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技术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的运用价值及意义。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武汉儿童医院骨科行高频超声技术引导下,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患儿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10岁,中位数5岁。小指近节指骨基底骨骺骨折10例,拇近节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7例,其他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8例;骨折端移位成角,手指外观畸形。受伤至手术时间10~48 h,平均26 h。术中记录超声下骨折移位情况,术中复位后超声及X线下骨折复位情况。随访半年,观察术后X线片效果、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25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无切开复位患儿,术中X线片及外观恢复正常;随访患儿中1例患儿针道感染,拔针给予换药后痊愈,未发生骨髓炎及创伤性关节炎;25例患儿患指外观未见偏斜及旋转。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25例均达优良。结论在治疗儿童指骨基底部骨骺骨折中,运用高频超声技术,可完全显示在X线下隐身的指骨基底部骨骺,指导复位可提高复位成功率;并引导经皮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避免副损伤,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骨骺 骨折 指骨基底 手术复位损伤 超声检查 儿童
  • 简介:白云芳草疑无路“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亡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笔者每次前往黟县,经过“桃源洞”,脑海里就会浮现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除炙人口的文字,产生许多遐想。黟县是由几个小盆地组成的山区,县城所在的“黟城盆地”面积90

  • 标签: 防火 习俗 封火墙 古祠堂 建筑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经皮撬拔复位固定联合小切口植骨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撬拔复位后结合空心螺钉进行内固定,然后进行小切口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长在40~90min,平均为53.6min,患者的术中出血时间在25~135ml,平均为58.0ml,患者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结合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进行恢复评估,显示其优良率87.5%。结论在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撬拔复位和内固定以及小切口植骨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征,优化临床转归,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经皮撬拔复位 内固定 小切口植骨
  • 简介:从2000年第一期起,《安徽消防》连续3年来,系列推出了李俊先生专门为本刊撰写的关于古徽州火文化方面的文章,为挖掘和抢救古徽州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本刊和李俊先生的合力推陈,使古徽州消防历史研究成为徽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李俊先生也因此被教育部人文教育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聘为兼职研究员,并于2002年末,出版了他的新著《徽州古民居探幽》,在全国消防界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从下期起“史海钩沉”栏目连载古徽州火文化的系列文章暂告一段落,为了方便读者比较全面地梳理古徽州消防文化方面的脉络,特发此文。

  • 标签: 历史博物馆 徽州古民居 古徽州 兼职研究员 徽派 史海钩沉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鼓励和相关新能源项目的建设和开发,各大主机厂家结合市场需求,对风电新能源发电机组进行技术创新,陆续推出陆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对应的塔筒设计也越来越大,部分塔筒最大直径达到5.3米,单段塔筒最大吨位约120吨。塔筒制作工序流程较多,为提高陆大功率风电塔筒整体产品质量,需对每一工序质量管控要点进行明确,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助力产品质量提升。

  • 标签: 大功率风电塔筒 质量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