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对临床疗效,了解手术中的操作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后路椎间盘镜摘除椎间盘,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随访10~18个月,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136例,良29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92.7%。有2例定位错误,4例转开放性手术,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出现硬膜囊破裂,3例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无大血管损伤等其他并发发生。结论使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可以尽快恢复,同时对患者解决后柱的损伤也较轻,术后并发出现的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椎间盘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模型对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近期疗效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行PELD手术的4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评价采用腰椎JOA评分,评分改善率≥50%为疗效良好、<50%为疗效不佳。采用GBM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评价GBM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39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疗效优良者347例(87.8%)、疗效不佳者48例(12.2%)。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突出类型、手术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变水平、突出物矢状径及有无钙化、初次症状至手术时间、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水平组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9.15,95%CI(4.04,20.73),P<0.001]、突出物矢状径大[OR=1.37,95%CI(1.18,1.58),P<0.001]是术后2年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椎间盘突出单侧型相对于极外侧型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6,0.55),P=0.003];手术节段椎间盘退变Ⅱ级者相对于Ⅲ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4,0.70),P=0.014];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2级者相对于3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29,95%CI(0.10,0.81),P=0.018]。GBM模型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77,0.96)],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3.46%、83.33%和0.77,均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0.86[95%CI(0.73,0.90)]、88.79%、66.67%和0.55。GBM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11,P<0.001)。结论在预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近期疗效方面,GBM模型的预测效能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 标签: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切除术,经皮 椎间盘退行性变 人工智能 Logistic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腰椎管狭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适组, 每组 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椎弓根钉内固定 +减压 +椎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PLIF)术,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 TLIF)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舒适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了舒适护理。对两组的伤口疼痛、术后并发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为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 舒适组患者的伤口疼痛率为 7.50%( 3/40), 对照组患者的伤口疼痛率为 22.50%( 9/40),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舒适组患者发生脑脊液漏 2例, 脊髓神经功能受损 1例, 并发发生率为 7.50%;对照组患者发生脑脊液漏 2例, 脊髓神经功能受损 3例, 并发发生率为 12.50%;两组患者并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舒适组患者的满意度为 97.50%( 3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 3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腰椎管狭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能够消除内心恐惧, 提升手术配合度,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改善护患关系, 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舒适护理;围手术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stenos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lumbar sten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comfortable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 + decompression + interbody fusio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 and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hrough intervertebral foramen (TLIF).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mfort group added comfort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in, complications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erious surgical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the pain rate of the comfortable group was 7.50% (3 / 40), the pai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2.50% (9 / 4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2 cases of CSF leakage and 1 case of spinal cord nerve function impairment in comfortable group, with a complication rate of 7.50%; 2 cases of CSF leakage and 3 cases of spinal cord nerve function impairment in control group, with a complication rate of 12.50%;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of comfort group was 97.50% (39 / 4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0.00%) (32 / 4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fortabl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lumbar spinal stenosis can eliminate their inner fear, improve the cooperation degree of opera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开放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6%(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增加治疗有效率,降低VAS评分、ODI指数,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VAS评分 ODI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胸腰椎骨折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开放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6%(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增加治疗有效率,降低VAS评分、ODI指数,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VAS评分 ODI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3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性格、病损部位、家庭关系、家庭经济情况、文化水平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及时发现并处理卒中后抑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也明显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等。本文就该疾病诊疗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改善该疾病治疗现状提供帮助。

  • 标签: 良性 前列腺增生 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痔疮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并发发生的可能性制定对应的预防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的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成员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便秘、出血、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2.8%、30.2%、7.9%、3.2%、1.6%,实验组并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41、3%、12.6%、6.4%、4.8%,P<0.05,实验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痔疮患者的护理中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痔疮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 1月 -2017年 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 100例,于术前一周进行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彩超检查,对三种检测方法对于颅内肿瘤检出率比较。结果 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彩超检出率分别为 96.00%、 91.00%、 86.00%。减影血管造影和 CT血管成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P>0.05),彩超检出率明显低于减影血管造影和 CT血管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 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检查中具有可靠的准确性、安全性 ,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 CT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应用于焦虑护理中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焦虑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护理内容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依从率。结果 研究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可改善焦虑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倡普及应用。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 2014年 1月~ 2015年 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36例甲状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对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论述。结果 36例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后,腹腔镜切除术均获得了最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经反馈,患者的满意程度极高。结论 根据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来选择护理的方法,将会取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对这种护理方法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作为骨骼类疾病,有着许多的原因使其形成。从目前研究资料来看,维生素D受体基因是类固醇激素的组成部分,长度超过了100kb,影响着骨密度和骨量的多少。本文就是根据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主要作用着手,来对其的骨密度和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能够有一定的发现。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0%和40%电量的阈下低电量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根据Excel中RAND程序制定随机数字表,对符合DSM-Ⅳ抑郁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分为20%电量组、40%电量组、80%电量组(对照组),每组36例;3组均给予MECT治疗8次,第1周每日1次,治疗5次;第2周隔日1次,治疗3次;访视点分别为基线、首次治疗后4~8 h内、末次治疗后4~8 h内及治疗开始后的第4周、第8周。分别采用HAMD17、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比较。结果(1)HAMD17(F=10.769,P<0.05)和RBANS(F=6.961,P<0.05)得分组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2)HAMD17(F=3.450,P<0.05)和RBANS(F=2.501,P<0.05)得分时间×电量分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3)末次治疗后(F=3.673,P<0.05)、4周(F=4.570,P<0.05)、8周(F=4.122,P<0.05)HAMD17得分组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20%与40%电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及40%电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末次治疗后,RBANS得分(F=7.890,P<0.05)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20%电量组[(65.2±12.2)分]、40%电量组[(63.9±11.5)分]与对照组[(55.2±11.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8周时RBANS得分(F=2.770,P>0.05)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0%电量MECT治疗抑郁与标准电量相比疗效无差异,20%电量与标准电量相比疗效差,但认知功能损伤均较轻。

  • 标签: 电惊厥疗法 抑郁症 治疗结果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