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我骨外科2021年1-10月收治的50例髋关节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术后分组治疗, 25 例对照组患者行非甾体等镇痛药物治疗, 25 例观察组患者在镇痛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50例患者治疗3个月,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对患者疼痛程度变化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观察组为64%。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髋关节手术 早期 疼痛 抗骨质疏松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给予ERAS理念护理)各10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同时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及术后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上升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给予ERAS理念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与节省住院费用,有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且术后并发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并发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为降低母婴死亡率奠定坚实基础。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在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剖宫产术后并发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日益放宽,剖宫产率也随之不断上升,而剖宫产术后并发的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之势。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包括产后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切口愈合不良等。

  • 标签: 剖宫产 并发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水平高胆红素血对新生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选取7日龄新生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2,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实验1组(n=32,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100 mg/kg)和实验2组(n=32,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200 mg/kg)。分别设置0 h、8 h、24 h和48 h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记录大鼠一般情况,测定每个时间点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心肌肌钙蛋白Ⅰ、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B型利钠肽水平;摘取心脏,制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选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在实验1组内和实验2组内,8~48 h TSB[(20.8±3.0~36.5±10.4)μmol/L和(31.9±12.3~67.4±19.0)μmol/L]比0 h[(8.4±2.1)μmol/L和(9.1±2.9)μmol/L]分别升高2.5~4.4倍和3.5~7.4倍。在各时间点3组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均无明显改变。在48 h时间点,随着TSB水平升高,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除实验1组bcl-2灰度值与对照组相似(P=0.255)外,其余各组蛋白灰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2组,随着高胆红素血持续时间延长,caspase-3和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除8 h亚组bax灰度值与12 h亚组相似(P=0.820)、8 h亚组bcl-2灰度值与0 h亚组相似(P=0.064)外,其余各时间点蛋白灰度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 h、24 h和48 h,实验1组和实验2组心肌肌钙蛋白Ⅰ均高于对照组[(543.5±167.7、675.1±162.4、584.4±125.2)ng/L和(465.7±107.2、769.4±202.1、497.1±100.8)ng/L比(361.7±102.4、324.5±170.5、377.8±65.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3组间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B型利钠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能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但对大鼠心脏组织病理结构无明显影响;高胆红素血对新生大鼠心肌有轻微损伤,但损伤程度与TSB升高程度无相关性,且对大鼠B型利钠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心肌 利钠肽,脑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护理人员对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的认识,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发生,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讨论和归类,提出护安全管理对策,制定护理措施。结果对消化科老年患者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能有效避免护理差错事故及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安全。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对策可提高护理安全。

  • 标签: 消化内科 老年患者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使用核医学诊断的效果。方法 对于我院治疗的8例PHPT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析核医学诊断的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的骨显像为代谢性骨科病,TcO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老年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COVID-19住院患者109例,其中老年组39例,非老年组70例,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COVID-19老年组发生重型、危重型比例高于非老年组[48.7%(19/39)]比[15.7%(11/70)],P=0.032。老年组有慢性基础病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84.6%(33/39) ]比[30%(21/70)],P=0.003。老年组伴有胸闷15例(38.5%)、喘憋12例(30.8%)高于非老年组胸闷13例(18.6%)、喘憋3例(43%),P<0.05。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老年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非老年组明显降低(P=0.029)。老年组C-反应蛋白、粒淋比(NLR)比非老年组明显升高(P<0.001)。老年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肌酐(CREA)、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异常值高于非老年组(P<0.05)。其中年龄、基础病、NL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VID-19老年组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病,更易出现心、肝、肾功能异常,更易发展为重型、危重型病例。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大于60岁、有基础病和血清NLR水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老年
  • 简介:摘要:现今社会处于互联网高速发达的时代,各种智能设备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尚没有在老年群体普及,当前为了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其社会参与度,社区教育工作者可以开展“智能手机应用”知识讲座或者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的相关应用程序,让智能手机更加方便老人们的生活。对此,文章基于社区教育探索了提升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水平的策略。

  • 标签: 社区教育 老年人 智能手机 应用策略
  • 简介:1.1.1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护理方案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实施营养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信息并加以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和血清转铁蛋白指标数据接近(P>0.05);但试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血浆白蛋白和血清转铁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营养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提升身体素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卒中量表(NIHSS)、巴氏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BI、FMA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生理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患者较健康人各脑区转录组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在基因表达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搜索抑郁病例-对照设计并含有原始数据的研究,设定物种为人。以各数据集所有转录组基因为观察变量,利用在线软件Network Analyst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整体评估抑郁患者各个脑区(包括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海马)相对正常人各脑区的转录组改变差异的程度。利用limma算法分别筛选倍数变化为1.2倍、1.5倍、2.0倍的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来源于不同数据集不同脑区的差异基因进行维恩分析,以获取该脑区稳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DAVID在线软件对稳定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探讨抑郁患者不同脑区的GO功能及KEGG通路的改变情况。结果抑郁患者各个脑区(前额叶、前扣带回、杏仁核)相对健康对照各个脑区的转录组整体水平改变程度较轻,基于转录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的主成分分析无法有效区分健康-疾病状态;几乎不存在倍数变化大于2.0倍的差异表达基因;维恩分析结果提示不同脑区的多个数据集差异基因无交集;倍数变化大于1.2倍相对稳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与抑郁无直接关联。结论抑郁疾病状态下,患者脑组织转录组水平改变微乎其微,因多方面限制识别抑郁易感特定基因仍具有挑战性。

  • 标签: 抑郁症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功能富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基层医院的脑梗塞后遗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旨在为基层医院对于脑梗塞后遗患者的护理治疗提供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就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脑梗塞后遗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脑梗塞后遗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结果:护理治疗结束后,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程度明显的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程度(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功能(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对于脑梗塞后遗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该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缓解,还能够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基层医院 常规护理 脑梗塞后遗症 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