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间充质干祖细胞(MSPCs)与造血细胞间的起源关系。方法取发育不同时间药流胚胎,分离不同造血组织消化成单个细胞,于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培养体系培养10~14 d,倒置显微镜下挑取直径大于0.5 mm的HPP-CFC集落于液体培养体系进行二次培养,对二次培养中出现的贴壁细胞进行扩增并鉴定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于不同分化体系鉴定其是否具有MSPCs的分化特性。结果本研究总结了胚胎发育不同时期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卵黄囊、胎肝等不同部位包括HPP-CFC在内的各类造血前体细胞的发育动态,发现从28体节开始,一定比例的AGM区HPP-CFC除能够分化产生造血细胞外,其来源的贴壁细胞具有MSPCs的分化功能,贴壁细胞在淋巴母细胞转化实验中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结论人胚胎AGM区内,部分MSPCs和造血细胞起源于共同前体。

  • 标签: 间充质干祖细胞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造血细胞 免疫抑制 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NP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特征。方法分析2015年至2022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7例前列腺SCNPC(6例为初次诊治,1例为肝转移性前列腺SCNPC)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标记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Syn)、雄激素受体(AR)、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单纯SCNPC患者中3例血清PSA值正常(参考范围<4 ng/ml),2例轻度升高(5.41、5.56 ng/ml),而2例混合性SCNPC患者血清PSA值平均17.05 ng/ml(11、23.10 ng/ml)。4例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 ng/ml,平均11.3 ng/ml;其余3例患者PSA为正常范围。前列腺根治切除4例,经尿道切除1例,穿刺活检1例,TNM分期2例pT2,1例pT3,3例pT4,另有肝脏转移病灶穿刺标本1例,分期为M1c。4例根治性标本大体切面灰白色,鱼肉状,质地细腻。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呈片状,巢状分布,伴片状凝固性坏死,瘤细胞密度高,体积较小,胞质稀少,核分裂象和凋亡易见,形态学与肺小细胞癌相似。肿瘤累及被膜、双侧精囊腺、膀胱颈及前列腺尖端,并见神经及脉管侵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gA(5/7例)、syn(7/7例)阳性表达;AR(6/7例),PSA(5/7例)阴性表达;Ki-67范围60%~90%,平均70%。结论前列腺SCNP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SA正常或轻度升高。AR缺失表达,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效果差。

  • 标签: 前列腺癌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D3启动子、E1B55KD缺失双调控并荷载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短发卡RNA(shRNA)的条件增殖腺病毒DD3-ZD55-SATB1联合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对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杀伤效果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LNcap细胞来源于上海中科院细胞库。将LNcap细胞分为4组进行干预,分别为联合组(DD3-ZD55-SATB1+DTX,5 MOI+1 ng/ml)、病毒治疗组(DD3-ZD55-SATB1,10 MOI)、多西他赛组(DTX,2 ng/ml)、磷酸盐缓液组(PBS)。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Hoechst-33258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ATB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aspase-3与Caspase-8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件比较。结果CCK-8结果,联合组吸光度值为1.95±0.12、DD3-ZD55-SATB1组为2.33±0.03(t=5.43,P<0.01)、DTX组为2.68±0.09(t=8.42,P<0.01),PBS组为3.49±0.04(t=21.71,P<0.01),联合组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单一治疗组。Transwell结果:联合组穿透小室膜的细胞数为49.25±6.24、DD3-ZD55-SATB1组为79.25±7.41(t=6.19,P<0.05)、DTX组为80.75±4.57(t=8.15,P<0.05),PBS组为118.75±5.38(t=16.88,P<0.01),联合组小室底膜细胞数较单一治疗组明显减小。Hoechst-33258显示:联合组凋亡率分别为(55.54±5.43)%,DD3-ZD55-SATB1组为(41.23±3.28)%(t=5.29,P<0.01),DTX组为(35.15±2.47)%(t=8.19,P<0.01),PBS组为(9.62±2.69)%(t=17.49,P<0.01),联合组与病毒或化疗药物单一治疗组比较,细胞凋亡更加明显。Western blot结果,以PBS组内的蛋白表达为标准计算为1.00,联合组、DD3-ZD55-SATB1组和DTX组内,SATB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0.04、0.63±0.05和0.79±0.04,联合组内SATB1表达较单一治疗组下调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10.38,P<0.01)。E-cadherin、Vimentin和MMP-2蛋白在联合组、DD3-ZD55-SATB1组和DTX组内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5±0.14、0.48±0.07、0.45±0.04,1.83±0.12、0.69±0.07、0.65±0.05和1.60±0.06、0.79±0.04、0.76±0.05。与PBS组比较,治疗组内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和MMP-2的表达下调,联合组内E-cadherin的上调与Vimentin和MMP-2的下调更为显著,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3.79、5.48,P<0.05;t=7.43、6.99、8.88,P<0.01)。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和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8±0.14、2.44±0.16,1.84±0.07、1.90±0.05和1.70±0.13、1.67±0.07。各治疗组内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较PBS组明显上调。联合组内Caspase-3和Caspase-8的上调更为显著,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5.75,P<0.01;t=6.26、7.91,P<0.01)。结论DD3-ZD55-SATB1联合DTX在体外可有效抑制LNcap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优于单独使用DD3-ZD55-SATB1或DTX,其作用机制为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进程和上调Caspase-8和Caspase-3诱导肿瘤凋亡有关。

  • 标签: 前列腺癌 腺病毒 多西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