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作者: 胡越 韩福洲 赵炳善 王中华 刘启峰 陈杭 朱峰 白明欣 宋凤臣 夏丽娜 唐磊 钱红纲 张连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裕和医院肿瘤中心 100039,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医学影像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裕和医院肿瘤中心 100039;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
  • 简介:摘要本例患者为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由于原手术粘连以及患者体质指数大(初诊为重度肥胖),预计手术难度较大。本例患者基于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治疗决策,并在术前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确认了肿瘤位于结肠系膜内,避免了无效探查;明确了肠系膜下动脉的走行以及肠系膜下静脉的引流区域,判断原手术清扫范围存在的不足。

  • 标签: 结肠肿瘤 复发 三维成像 多学科诊疗模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甲状腺手术的规范化普及和新技术应用,术后喉神经和旁腺损伤等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以明显下降,而对诸如颈部不适感和切口瘢痕等颈前区功能损伤的关注越发突显。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颈前区功能损伤的表现和机理,探讨常见术式对颈前区功能的影响,分享在颈前区功能防护对策方面的经验,旨在提高对颈前区功能保护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颈前区功能保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2014年1月间143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51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通过研究发现,手术时间过长、切口长度过大、合并并发症、年龄等是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临床上需要对手术方式进行规范,并做好术后观察,重视优化手术方式,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