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定位支架与数字导板在辅助下颌骨即刻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同一手术小组开展的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即刻游离血管骨组织瓣修复的全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辅助方式分为定位支架(TEF)组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组。通过CT测量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下面宽、下颌骨体长度和正中位时面下1/3高度,计算手术前后的差值,评估手术效果。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表示,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效果评估各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9例下颌骨病变患者,其中TEF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47.7±14.5)岁,其中有7例成釉细胞瘤、2例鳞状细胞癌、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1例横纹肌肉瘤和1例骨肉瘤;CAD-CAM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2.4±19.7)岁,其中有10例成釉细胞瘤、3例鳞状细胞癌、1例骨母细胞瘤、1例牙源性纤维黏液瘤和1例骨肉瘤。29例患者移植的骨组织瓣均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患者咬合关系及面部轮廓良好。经过术后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复发,供区功能未受影响。TEF组手术时间为(7.12±1.40) h,CAD-CAM组为(4.72±1.10) 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F组手术前后下面宽差值、下颌骨体长度差值、正中位时面下1/3高度差值分别为(1.08±1.12) mm、(2.08±1.61) mm、(1.77±3.15) mm,CAD-CAM组分别为(0.88±1.15) mm、(0.94±1.34) mm、(0.87±1.47) mm,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定位支架与数字导板辅助下颌骨即刻重建,前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者,但两者均能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在时间紧急或技术局限无法进行术前数字设计等情况下,使用定位支架更加简单而有效。

  • 标签: 口腔外科手术 肿瘤 骨移植 定位支架 数字化导板 下颌骨即刻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