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一种高复发和难愈性疾病。既往对该疾病的机制研究和治疗策略聚焦在细胞本身和局部治疗,忽略了患者全身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基于现有的文献报道和临床证据,笔者提出瘢痕疙瘩患者的炎症体质可作为全身因素与皮损等局部因素形成相互作用,引发瘢痕疙瘩的形成和持续发展,祖国医学脏腑功能与皮肤疾病关联的经典理论为此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故此,笔者进一步提出需要将全身抗炎治疗纳入未来瘢痕疙瘩治疗策略设计中,并进行临床验证。中医的祛湿与清热解毒策略则可作为瘢痕疙瘩全身治疗的组成部分。

  • 标签: 瘢痕疙瘩 中医学 炎症体质 局部全身相互作用 全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隐裂牙髓炎一次完成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68颗隐裂牙髓炎患牙进行一次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追踪随访2年,通过临床及X线片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61颗牙成功,占87.93%。4颗患牙根管治疗后未及时全冠修复导致牙体折裂,2颗原有的根分叉病变扩大,1颗新出现根分叉病变。结论隐裂牙髓炎患牙一次完成根管治疗后及时全冠修复,可提高患牙保存的成功率且疗效显著,提示了此种方法的优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隐裂 牙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腮腺炎合剂辅以抗病毒治疗流行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腮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腮腺炎合剂,观察两组患者的消肿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优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退热时间与腮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更少,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炎合剂辅以抗病毒治疗流行腮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更快,值得临床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腮腺炎合剂 抗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